足球赛场上中后卫最怕哪种前锋?

2022-09-09
21 阅读

仅限于前锋的话,中后卫害怕的既不是速度型、也不是力量型,而是随时随地能起脚打门的前锋。

不管职业比赛还是业余比赛,甚至是野球比赛,都是如此。

最简单的道理:“随时随地能起脚打门”意味着这名前锋的进攻选择基本无法预测。

无法预测,就意味着无法做出防守预判;而没有防守预判,防守的决策和动作就会不自然地慢半拍到一拍,这“半拍到一拍”足够优秀的前锋完成射门或者和射门有关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动作。

也许很多人不明白“随时随地能起脚打门”是怎样的优秀素质,在现阶段的大量比赛直播和录像当中,没有任何一名前锋会刻意展现“随时随地起脚打门”的才华。

但具备这种素质的前锋恰恰是大量存在的。

这里只举一个例子,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八分之一淘汰赛,法国对阿根廷。

年轻的姆巴佩一次反击当中赚到的点球。

在最后向大禁区内的冲刺过程中,姆巴佩始终保持着足够的“跟随球速度”并且在全速突破最后一名防守队员的瞬间和之后,随时可能起脚,才会被对手无奈之下放倒。

不起脚的原因很简单,从水平几乎相当的职业足球角度来看,姆巴佩还没有在突破过程中获得最好的时机和节奏,让他不用调整步频,以及将门将出击封堵角度的可能性计算在内。

但在业余比赛和野球比赛当中就不一样了,门将和后卫的水平参差不齐,比赛专注度、防守效果也有高有低,大禁区外随时随地可以起脚的前锋基本上不需要怎么调整,只要门前感觉好、射术有基础保证,起脚突然性是非常可怕的,但凡打在门框范围内就会让门将狼狈不堪。

这也是为什么大学里的比赛,吊射成功率高而且异常难以防守的原因。

就算有足够身高作为保障的门将,基础站位不行,照样会被吊射折腾到不能自理。

拥有这样素质的前锋,不一定全场体能都好,但射门前五步的稳定性、15米冲刺的耐力、观察能力、无球跑位能力和对射门部位的控制,都具有良好的积累,创造力尤其可怕。

当后卫还在凭经验觉得“这人不太可能起脚”的时候,射门往往就已经完成了。

射偏和射高倒也还罢了,要是每一脚都打在门框范围内,后卫会被门将喷死——很多时候被进球,的确不是门将的责任。

“绝代双骄”为什么压制了诸多同行和后辈超过十年,原因就在于这里。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