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国道什么时候建设的

2024-06-18
48 阅读

问世于20世纪20年代的国道322线广西段,曾被称为“官道”、湘桂通道,是广西通往中原地区的北大门。最初,这条国道的全州至桂林路段(全桂公路)是孙中山取道广西北伐时主持兴建的。1922年4月4日奠基开工,孙中山亲临桂林北门外剪彩,后因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破坏北伐、谋叛孙中山,孙不得不率北伐军折返广东,公路至此停建,仅完成桂林北郊4公里的路基。

孙中山十分重视广西的筑路事业,他经由广西北伐的过程中,无论是在桂林或者阳朔,都谆谆告诫人们要重视道路的开辟。可以说这为日后广西大规模修筑公路做了思想舆论上的准备,后来,桂系军阀之所以大力修筑公路,与此不无关系。

从1926年起,广西全省普遍掀起了修筑公路的热潮。因当时省政府资金不足,黄绍竑对筑路采取了省办与民办相结合的方针。省办公路由地方军政长官主持,人力、物力、财力多靠地方自筹解决。由于当局筑路决心甚大,办事雷厉风行,且措施得当,筑路进展速度较快。仅3年多时间,已先后建成公路26段,总长2025公里,这些建成的公路主要分布在桂东南和桂东北地区。其中,桂越公路,也就是现在的国道322线尤为重要,它贯通了南宁、柳州、桂林三个重镇,为战时运输和日后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后,我国的海岸线全被日军包围封锁,对外交通联路线几乎全被切断,剩下的只有经广西到越南的桂越公路以及滇越铁路、滇缅公路。各国援华物资以及海外侨胞支援祖国抗战的物资的输入,川、黔、湘、鄂、赣南、粤北物资的输出,长江以南各省军事、政治的联系,人口、物资的疏散等,均依靠桂越公路进行转运。

不过,由于时间、技术等条件所限,桂越公路比较简陋,曾多次毁于战火。1950年8月,在广西解放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条公路在新政府的指导下得到修复,到1955年,已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西境内所建的5000多公里公路全部修复通车。

三十多年过去了,这条公路有了新名字——国道322线,可还只是四级公路,等级低、质量差、通行能力小、混行严重、抗灾能力弱,大大小小的货车常年奔走于此,使本来已超期“服役”的公路雪上加霜。

20世纪90年代初,交通部提出制订以公路为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科技、教育、安全保障、救助打捞、通信导航等保障支持系统为主要内容的“三主一支持”交通发展长远规划。在这一大背景下,广西公路局决定对国道322线进行提升改造。

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时,国道322线桂林境内一级公路全线贯通,总投资4.5亿元。

如今,在广西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中,国道322线不再是主角,被取而代之的是数条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但它作为广西北大门、湘桂通道的地位依旧不变。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