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还有多久爆发-三次忍界大战时间?

2024-06-18
50 阅读

三次忍界大战时间

第一次忍界大战是木叶木叶19-21年,第二次忍界大战是木叶36-38年,第三次忍界大战是木叶46-49年。

讲爆发的原因,以下第几次忍界大战就简称几战。一战:火之国的木叶村失去宇智波斑和初代火影两大拥有顶级实力的忍者后,让木叶村在忍界中失去了领袖地位,最终导致第一次忍界大战的爆发。

二战:一战和平只维持了20年,由于各国之间的经济实力产生巨大的差异,一些国家以“加大公平的特权”为由,开始以武力来扩大领土,就这样,第二次忍界大战持续了5年时间后,以木叶村的胜利而结束。

三战:三战发生在二战10年后,各国对周边势力的统治力逐渐减弱,相互之间不断的发生着入侵和内乱的战斗,其中岩隐村派出大量忍者穿过草隐村对木叶村的突袭,导致第三次忍界大战的正式爆发,此战对火影忍者主线的任务有着重大的影响。

三战指哪三战

三战是指:攻心战、舆论战、法律战

舆论战,是指战争双方依据传播学原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受众传递经过选择的信息,宣扬己方对特定事件的立场、观点和看法,阻断、瓦解和反击敌方的舆论攻势,从而影响受众的情感和行为,引导社会舆论、影响民意归属,造成有利于己的舆论态势。

心理战,是指战争双方依据心理学原理,以特制信息为武器,运用多种手段,改变敌方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摧毁敌方抵抗意志,弱化敌方作战能力,巩固己方心理防线,力争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而展开的对抗活动。

法律战,是指战争双方依据国内法、国际法特别是战争法或武装冲突法,通过各种形式揭露敌方违法行为,夺取法理优势,争取国际政治和道义支持而展开的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法律对抗活动。

火影忍者第三次忍战详细年份

木叶19年,第一次忍界大战爆发。

木叶21年,第一次忍界大战结束。木叶36年,第二次忍界大战爆发。木叶38年,第二次忍界大战结束。木叶46年,第三次忍界大战爆发。木叶49年,第三次忍者大战结束。木叶67年,第四次忍界大战暴发。同年10月11日,第四次忍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忍界大战和第三次隔了多久

木叶19年,第一次忍界大战爆发。

木叶21年,第一次忍界大战结束。

木叶36年,第二次忍界大战爆发。

木叶38年,第二次忍界大战结束。

木叶46年,第三次忍界大战爆发。

木叶49年,第三次忍者大战结束。

木叶67年,第四次忍界大战暴发。同年10月11日,第四次忍界大战结束。

三战然后得其志的战争史

轩辕氏历经两次战役,完成了九州一统,是远古诸部族完成了第一次大融合,建立了华夏民族,为日后的中华民族奠定了基础。

阪泉之战

神农氏统治末期,中央政权无力约束天下,因而群雄并起,诸部互相征伐,经历几番大战之后,九州大地被三股势力占据,分别是,中原地带的黄帝,也就是轩辕氏,盘踞太行山以西的炎帝,以及割据东方的九黎部落的首领蚩尤。

中华民族向来以炎黄子孙自居,但事实上华夏民族的这两位始祖黄帝与炎帝。在那个时代相处的并不融洽,坦言之他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为争夺天下之主的位置,华夏部族的这两大始祖集团进行了阪泉之战。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是这样记载的: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阪泉之战发生于神农氏统治末期,这一时期,依托原始农业发明所开创的氏族制度,已然走向了末路,远古诸部族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日益加剧,频繁的战乱严重影响了先民的日常生产,社会分化日益加剧,神农氏无法依托氏族制度来调节社会矛盾。

因而,诸部为解决问题,只能凝聚亲属部族结成联盟,以此来形成强大的结合体,轩辕氏应运而生,率领部族联盟用武力征服不顺从者。随着地盘的不断扩大,与占据太行山以西的炎帝部落联盟产生了纠纷,阪泉之战由此爆发。

在《列子·黄帝》中对此战场景是这样描述的:

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 、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此以力使禽兽者也。

《大戴礼·五帝德》中也记载道:

与赤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

从史料中不难看出,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在战前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当然,文中所言的猛兽,并非真的禽兽,而是指远古诸部族的图腾,两方势力在阪泉总共进行了三次战役,最终,以轩辕氏部族的胜利告终。

涿鹿之战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融合的文明,在轩辕氏时代除了炎黄二部以外,华夏大地还存在另外一股势力,那就是割据东方的九黎部,在解决了内部矛盾之后,轩辕氏的下一个目标,便是蚩尤率领的东夷九黎部。

距今4600年前,两大势力之间,爆发了涿鹿之战,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是这样记载的: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蚩尤所率领的九黎部族麾下有81个部落,为了寻求发展向西进发,与占据中原地带的轩辕氏华夏集团发生了冲突,双方此时争夺目标,应该是豫中。因为,涿鹿之战初期,蚩尤的攻击目标是位于豫东的炎帝部落。

蚩尤率领的部落联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华夏集团略高一筹,武器制作精良又勇猛善战,于是所向披靡,因而留下“铜头铁额”、“威震天下”的英名。炎帝部落无法抵挡、节节败退,在蚩尤大军的扫荡下,居地全失,连一个角落也没留下,本着同一联合体应互相救助的原则,炎帝求救于黄帝,引发了涿鹿之战。

涿鹿之战与阪泉之战并不相同,阪泉之战主语部族内部矛盾,而逐鹿之战则是两大外部集团的碰撞,因而此战非常惨烈,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的神话传说。如说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蚩尤作大雾弥漫三天三夜,黄帝之臣风后在北斗星座的启示下,发明了指南车,才冲出大雾。

还传说黄帝在困境中得到玄女的帮助,制作了80面夔皮鼓,夔是东海中的神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黄帝用其皮蒙鼓,用雷兽之骨作鼓槌,“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逐鹿之战持续的时间并不短暂,最终,轩辕氏取得了冀州之野决战的胜利,斩杀了蚩尤,统一了华夏九州,被后尊为五帝之首。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