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的概念和特征?保险与储蓄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保险与储蓄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保险和储蓄都是人们应付未来风险的一种管理手段,目的都在于保障未来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所不同的是,储蓄是将风险留给自己,依靠个人积累来应对未来风险, 它无须付出任何代价,但也可能陷入保障不足的窘境。而保险是将所面临的风险用转移的方法,靠集体的财力为风险带来的损失提供足够的保障,但同时,保险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即保费;而银行储蓄不须支出,到期获得本金和利息。可见,保险与储蓄各有其特点。 保险与储蓄的具体区别是
1.实施的方式不同 储蓄单独的、个别的进行。保险必须靠多数人的互助共济才能实施。
2.给付与反给付不同 储蓄在给付与反给付之间,以成立个别均等关系为必要条件,储蓄者可以利用的金额以其存款金额为限。 保险在给付与反给付之间,不必建立个别的均等关系,只要有综合的均等即可。
3.目的不同 储蓄作为应付经济不稳定的一种措施,一般是可以预测得到的,且后果可以计算得出的情况下才采用。 保险一般是针对意外事故所致的损失,一般是不可以预测得到。
新安银行特色存款是存款吗
是。
特色存款是约定存期、整笔存入、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个人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并非理财、基金、保险或其它产品,比如,投资者存入建行10万元,存入期限3年。
用户办理该业务,需要携带身份证、银行卡去相应银行的任意网点签约即可。
特色存款提前支取部分的金额按实际已存入天数向下靠档计息,执行标准为:不足7天的提前支取按支取日挂牌结期利率计息;满7天、不足3个月的提前支取按支取日7天通知存款挂牌利率计息;满3个月、不足6个月的提前支取按不超过存入日3个月人行整存整取基准利率上浮30%执行;以此类办理,提前支取时,若剩余金额低于特色存款起存金额,则需办理全部提前支取;若剩余金额高于起存金额,则到期后按第一条优惠利率计息。若客户选择自动转存,人民币特色存款期满后产品自动转存执行转存日相应期限挂牌利率。
扩展资料:
特色存款相对于普通存款而言,是商业银行根据自身需要和客户结构特点而推出,一种特定起存金额、利率、期限、计息规则以及附加条件得存款产品。从实践看,它是介于普通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之间的一种存款方式。
特色存款的目标人群主要是针对中小客户。大家知道,目前比较火的是大额存单,但按照央行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起存金额至少20万,更高利率或按月付息型的还有起存30万、50万、100万乃至200万,这实际上是银行主要针对高净值客户而设定的存款产品,但这类客户很多流向了大中型银行。在城商行、农商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性银行中,这类客户是比较少的。为稳定散小化客户群体,也为了吸收长期更加稳定资金,这成了信用社推出特色存款的背景。当然,起存金额不能太大,否则会将众多中小客户拒之门外,于是设定了1万、3万或5万不等的起存金额。
在利率双轨制下,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特色存款的利率和期限。自2015年开始,央行取消了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设置,各家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实行自主定价。因此,如果农村信用社将1年期,5万起存的特色存款利率定价为3%,不仅完全有可能,在政策上也是合规合法的。
特色存款光鲜的背后,也是有附加条件限制的,需要理性看待。从性价比来看,比如5万起存的特色存款年利率3%,着实非常划算了,要知道1年期基准利率才1.5%,可是翻了一倍!银行就这么耿直?显然不是,它必然带有附加条件。比如不能提前支取,或不能部分提前支取,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利率计算利息,不能自动转存等等,这些都会影响资金的流动性。假如中途有事急需用钱,不能支取,肯定是有影响的。一般情况下是不支持自动转存,因为这种特色存款都是银行搞的阶段性存款活动。比如,某个时点冲存款规模,突击提高利率,达到目的后,这类产品就会下架,如此高资金成本的产品不可能长期存在。
储蓄方式有哪些
储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给你列举几种常见的储蓄方式:
活期储蓄:活期储蓄是最常见的一种储蓄方式,它的特点是存取灵活,可以随时存取资金,但相对来说利息较低。
定期储蓄:定期储蓄是将一定金额的资金存入银行,按照一定的期限和利率进行存款,到期后才能取出。定期储蓄的利率相对较高,适合长期储蓄和规划。
存折储蓄:存折储蓄是将资金存入银行的存折中,通过存折进行存取款。存折储蓄相对来说比较方便,但利息较低。
定活两便储蓄:定活两便储蓄是将一部分资金以定期存款的形式存入银行,另一部分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入银行。这样既可以享受定期存款的较高利率,又可以随时取出活期存款。
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是一种将资金投资于各种金融产品中,以获取更高收益的储蓄方式。理财产品的收益相对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储蓄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储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