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靖的出生背景-历史上的余姓名人?
历史上的余姓名人
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 。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长相思小夭的父亲疼她吗
根据小说《长相思》的情节,可以看出小夭的父亲非常疼爱她。他在小夭出生后便离开了大城市,回到了乡下,一心一意地照顾小夭,并且十分宠溺她。
他在小夭生病时痛苦不已,用尽了所有的方法来救治她。
他也在小夭与余靖交往时,虽然不太满意但还是尊重了小夭的选择,并为她的幸福着想。因此,可以说小夭的父亲非常疼爱她,是一个充满爱心和关爱的父亲。
1000年出生的名人有哪些
出生人物余靖(1000年-1064年),是宋仁宗时期的谏议大夫。 PS: 包拯(包青天) 是999年出生的,差了一年逝世人物呼延赞(?—1000年),北宋军事将领。 宋湜,字持正,(公元950年至1000年)。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第进士。 杨徽之,字仲犹,(公元922年至1000年)。 吕端,字易直,年六十六岁,赠司空,谥正惠。
宋史欧阳修传原文与译文
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原文:
欧阳修, 字永叔 , 庐陵人。四岁而孤 , 母郑 ,亲诲之学 ,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 ,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 ,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 ,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久之,复校勘 ,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 ,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 ,目之曰“党人”。
自是 , 朋党之论起 ,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 ,小人以同利为朋 ,此自然之理也。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 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 ,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会保州兵乱 ,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 ,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 ,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 ,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 ,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 ,群邪所忌 ,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 ,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
于是邪党益忌修 ,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居二年,徙扬州、颍州。复学士,留守南京。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 ,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 ,谥曰文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 晚更号六一居士。
翻译:
欧阳修字永叔 ,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后来考中了进士 ,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 ,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 , 升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为他解救,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对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 ,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以致欧阳修被贬出为夷陵县令,不久又迁任乾德县令、武成节度判官。过了很久 ,欧阳修复任为馆阁校勘 ,以后又改任为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1043),兼掌谏院。当时仁宗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更动 ,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都参与执政,增加谏官,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最先入选。欧阳修每次进见皇上,仁宗都询问他以治国执政之事,看哪些是可以做的。因其时国家政事之许多方面都在从事改革,一些小人遂势焰昌炽,大肆攻计。
欧阳修担心从事改革的一些好人难以获胜,便也多次分别就有关问题向仁宗上书进言。当初范仲淹之被贬去饶州,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范仲淹之事而被斥退,世人都视他们为“党人”。从此,朋党的议论便产生了,欧阳修于是作《朋党论》一文以进呈仁宗。
在文中他议论道:“君子以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因有共同的利益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作为一国之君,应当摒退小人的伪朋党,而多多提携君子的真朋党,这样,天下就可以达到大治了。”
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适逢保州发生了兵变,因此又任命他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在告别皇上时,仁宗对他说:“到那里去不要作久留的打算,想要说什么,就随时讲吧。”欧阳修回答说:“我做谏官时可以直接论事,现在论事就超过我职务的范围了,是有罪的。”仁宗说:“只管说好了,不要区别在朝还是在地方。”
正当这个时候,杜衍等人因被诬陷私结朋党而相继罢去,欧阳修慨然上疏说:“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四人,天下人都知晓他们有治国的贤能,正直之士在朝,是邪恶者之大忌,谋臣置而不用,乃是敌人的福份啊。
现在这四个人一旦被罢除,而让在朝奸邪之徒弹冠相庆,四邻蛮夷之敌振臂喝彩,臣下我真为朝廷感到惋惜呀。”从此奸邪之徒更加忌恨欧阳修,并借欧阳修外甥女张氏犯罪下狱之事罗织他的罪状,致使他降职为知制诰、滁州知州。到任二年又徙迁扬州、颍州。恢复龙图阁直学士官职,兼南京留守司事。
小人皆恐惧欧阳修的重新起用,有人就伪造他的奏章,请求清洗宦官中作奸谋利的人。那些宦官都非常怨恨,他们联合起来陷害欧阳修,使得欧阳修出京为同州知州,皇上听取了吴充的意见后才取消了这一道命令。升迁翰林学士,让他修撰《唐书》。欧阳修当初在滁州时,别号醉翁,晚年改号为六一居士。
此文出自北宋《宋史·欧阳修传》。
1002年前是什么朝代
这一时期是北宋 真宗时期。
(998-1022在位)
纪年
咸平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公元 998年 999年 1000年 1001年 1002年 1003年
干支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出生
咸平二年——包拯,北宋官员。
咸平三年——余靖(1064年逝世),宋仁宗时期的谏议大夫。
咸平四年——尹洙(1047年逝世) 宋朝政治人物。
咸平五年——梅尧臣,北宋诗人(1060年去世)
逝世
咸平三年——呼延赞,北宋军事将领。
咸平四年——王禹偁,北宋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