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文学常识?孙权劝学吕蒙学习内容?
孙权劝学吕蒙学习内容
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带兵打仗的知识。
关于吕蒙的故事简写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
孙权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
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
停了停, 孙权又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 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
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从此手不释卷,并坚持不懈。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吕蒙介绍50字
吕蒙(178年-219年),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东南)人,中国东汉末年孙权的谋士与将领。
吕蒙少为孙权别部司马,治军有方、士卒操练娴熟,得到宠任。建安十三年(208年),从孙权征灭刘表将领黄祖,升横野中郎将。是年,又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建安十九年(214年),与甘宁共破皖城(今安徽潜山),拜庐江太守。翌年,奉命西取长沙、零陵等地。后升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卒后,吕蒙代督其军,屯于陆口,与关羽为邻。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吕蒙调大军北至樊城进攻曹军,乘其后方空虚之际,暗率精兵攻取南郡(今湖北江陵),升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同年,吕蒙去世。
吕蒙入南郡后,军纪严明、抚恤老病,优遇关羽将士家属,使得随关羽回教的将士丧失斗志,从而斩关羽,定荆州,为巩固孙吴统治立下功勋。吕蒙贵显后,经孙权告诚,始折节读书,见解独到,为老儒所不及,鲁肃评价其曰:“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孙权劝学中,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孙权劝吕蒙学习,首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阐明了吕蒙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其次现身说法,以身作则,“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告诉吕蒙自己的事务也特别多,但是还是一直坚持学习。并且一语道破读书的重要,指出要“学”的可能性;同时告诉吕蒙学习的方法、目的和作用。自此吕蒙用心学习。
知识小拓展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被称为“史家之绝唱。”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没过多久才华突飞猛进,连鲁肃都为之叹服,与他成为挚友的故事。
孙权劝学中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通过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作品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或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扩展资料:
《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选自《资治通鉴》,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