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蚧壳虫(蚧壳虫啥意思?)
蚧壳虫啥意思
蚧壳虫,蚧虫,又名"介壳虫"。介壳虫是柑桔、柚子上的一类重要害虫,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介壳虫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
介壳虫和蚧的区别
蚧俗称介壳虫。
昆虫纲,同翅目,蚧科昆虫的统称。主要为害木本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果树、林木和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体小;雌雄异态。
雌虫无翅;头胸愈合,体节区分不清;触角短或退化;喙不明显,但口针极长,能卷曲;足正常、不发达或全缺;体被蜡粉、蜡丝或介壳。
雄虫触角长;口器退化;前翅1对,有1~2条翅脉,后翅变成平衡棒。足跗节1节,极少数2节,爪1个。
杀蚧壳虫有哪几类农药
杀蚧壳虫的农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有机磷农药:如乐果、敌敌畏等,具有较强的杀虫效果,但对环境和人体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如百菌清、噻虫胺等,具有较高的杀虫效果,对蚧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环境和人体的毒性较低。
硫酰脲类农药:如氟硫菊酯、苯噻虫胺等,对蚧壳虫有较好的杀虫效果,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生物农药:如绿僵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等,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进行防治的农药,对环境友好,但防治效果可能相对较慢。
请注意,在使用农药时应遵循农药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使用,并注意保护环境和自身健康。
白蚧是什么
白蚧,又名桑盾蚧、树虱子,以雌成虫和若虫群集固定在枝条和树干上吸食汁液为害,严重时枝蔓上如同挂了一层棉絮。枝条和树干被害后树势衰弱,严重时枝条干枯死亡,一旦发生而又不采用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会在3-5年内造成全园被毁。
白蚧虫同翅目,盾蚧科。不伤人,分布在浙江、湖南等。寄主于茶树、苹果、梨、李、梅、柑桔、樱桃、柿、山楂、无花果、丁香等。以若虫和雌成虫刺吸茶树汁液为害,被害茶园树势生长衰弱,叶片稀少瘦小,茶园未老先衰,产量质量明显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大面积茶园死亡。长白蚧的介壳灰白色,较细长,前端较窄,后端稍宽,头端背面有一褐色壳点。
介壳虫吃什么
蚧壳虫,又名“介壳虫”。介壳虫是柑桔、柚子上的一类重要害虫,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介壳虫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介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污病。蚧壳虫是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之一,在我国危害园林植物的蚧壳虫约600余种, 危害长春市园林树木较为严重的有6种, 主要有白蜡蚧、朝鲜毛球蚧、圆盾蚧、水木坚蚧、考氏白盾蚧、桑白盾蚧。蚧壳虫在我市主要为害女贞、山杏、京桃、糖槭等树种, 造成枝叶发黄、畸形、叶片脱落, 严重者导致整株死亡, 严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及园林绿化效果。
该虫在国内外广泛分布。寄主有苹果、梨、桃、杏、李、梅、樱桃、醋栗、枇杷、葡萄、核桃、柿、桑、茶等。在果树上以核果受害严重,尤以桃树最为严重。雌成虫和若虫群集固着在枝干上吸食养分,或在果实和叶片上为害。严重时介壳密集重叠,被害株发育受阻,树势衰弱,甚至枝条或全株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