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死后怎么办(古代皇帝死后怎样送到陵墓?)
2024-09-13
408 阅读
古代皇帝死后怎样送到陵墓
先由七十二人将棺木抬出东华门。此时,皇室官府倾巢而出,按大清典制,走在最前面的是六十四位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接着是皇帝的卤薄仪仗队,约有一千六百人之多。举着各种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浩浩荡荡,十分威风。抬棺木的扛夫,身穿孝服,每班有一百二十八人,分三班轮流抬送。在棺木后面是全副武装的八旗兵勇。然后是文武百官,皇亲国戚的队伍,车轿连绵不断。
到了皇陵,等把皇帝的棺材安放好了,一切仪式都完成了以后,就会由制作这个墓穴的工匠来完成封墓。就说工匠们发明了一种“自来石”,就是运用杠杆原理使得一整块大石头自动封闭后,在石门的另一侧便会有物品自动掉下来挡住石门。但是这种做法并不可靠,所以后来工匠又发明了一个“拐钉钥匙”的封门方法,这个方法不仅能让工匠们安全的离开,而且起到防盗的作用。
古代皇帝死后都去了哪里
古代皇帝死后都埋葬在陵寝里。
陵寝是皇帝死后安葬的地方,其名号一般是根据去世皇帝生前的功过和世系而命名。开国皇帝之陵一般称为“长陵”,其后诸帝则应依其事迹和世系来命名,诸如康陵、定陵、显节陵等。也有以所在地命名的,如霸陵、首阳陵等。为皇帝建陵后,还要设置守陵奉祀之官以及禁卫和陵户。
古代皇帝死后的尊称是什麽
帝王之死,称“崩”。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2、诸侯之死,称“薨”。如:“鲁文公薨,而东门遂镣适立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称去世的皇帝,儿子称父亲为“先帝”,称去世的诸侯,儿子称父亲为“先王”。称去世的皇帝,祖父以上的,一般称其“庙号”,如乾隆称康熙为“圣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