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处事良言之大成

2024-09-23
44 阅读

二月河,是一位优秀的帝王小说作家,其代表作《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曾经一度风靡市场,被广泛传阅。并且相继改编成了电视剧,在CCTV上首播,因此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我最早看的是三部曲中的首部《康熙大帝》,全书共四卷,分别是第一卷《夺工初政》、第二卷《惊风密雨》 、第三卷《玉宇呈祥》和第四卷《乱起萧墙》。分别讲述了康熙大帝一生,初登大宝除鳌拜、平三藩止内乱、收台湾亲征葛尔丹、以及晚年九子夺嫡的一系列大事件。

网上舆论对于这部作品其实也有颇多微词,比如叙事太过宏观,缺乏对于民生的思考;文中太多对于明君的歌颂,始终渴望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的圣君。我承认以上观点都是有其某种意义上的道理,但是也不乏偏颇之意。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任何文学作品而言,读出这种千人千面的效果才是对作家的最大肯定,因为已经有“千人”看了你的作品,否则还不值得争议,不是吗?

在我的眼中,《康熙大帝》可以看作是一本的处事良言之集合。其中假托小说人物之言,道出了不少做人处事的方法。

【周培公讲做人之道】即便聪明过人的人,得意时也常忘其形啊。

【张廷玉的处世哲学】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康熙孝陵致祭时的感悟】善于始者必慎其终,求其近者必追其远。

【康熙拜月祷词】夫人生一世,事功易,成功难;成功易,终功难;善于始者必慎于终。

【邬思道给四阿哥胤禛“静观局变”的意见】子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伍次友拒绝加盟吴三桂集团的理由】人最可悲者,莫过于无自知之明;无自知之明,岂有知人之明?

全书中,类似的警句举不胜举,以上仅仅是抛砖引玉,有兴趣的可以自行品读。原本单调的话语,配合着小说剧情的展开,更能让我体会到其中的深意。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