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是世界最早的有闸运河

2024-09-28
55 阅读

灵渠被入选为什么名录

灵渠于2018年被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广西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

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境内的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灵渠于2018年被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广西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2021年1月,灵渠入选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名单。

灵渠 “通三江、贯五岭”,是世界上首例山区越岭运河,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船闸(陡门)的运河。灵渠连接起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神奇地沟通了南北水路交通运输,工程艰巨,设计巧妙,既能通航,又能灌溉,被誉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18年灵渠入选什么遗产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2018年8月13日,灵渠等4个项目入选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灵渠是历史上哪个时期或朝代修建的

灵渠líng qú运河名。位广西省兴安县西。秦始皇时(公元前219)由史禄负责开凿而成。渠长六十公里,宽十五公尺,深数尺,为世界最早的等高运河,也是世界第一条人工运河。

大运河早期文明包括

中国运河在世界运河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以运河的延伸长度而言,在公元前3世纪的秦代,运河已经沟通了黄、淮、江、钱塘、珠五大水系。公元3世纪的曹魏时代,运河的北端已向北延伸至今河北省北部的滦河下游。公元7世纪的隋唐时代,北抵北京、西达西安、南至杭州的南北大运河全长约2300公里。元明清时代的京杭大运河,从北京至杭州,全长2000余公里,如果将浙东运河也计在内,则又要加上120余公里,无疑为世界之最。

以运河维持时间之久而言,公元前5世纪开凿的邗沟运河,至今仍然是江淮之间的水运干道,历时2500余年。秦始皇时代开凿的沟通湘、漓二水的灵渠,至今仍有航运、灌溉之利。今镇江至杭州的江南运河,最早形成于秦代,更是当今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水运航路。形成于13世纪的山东运河,在今天济宁以南的鲁南运河段,仍然担负着苏、鲁之间重要的水运任务。历史上人工运河的航运功能维持如此之久,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绝无仅有的。

以运河工程之伟大和艰巨而言,灵渠是世界上最早的越岭运河。京杭大运河的山东运河段沿途山峦起伏,全长约300公里。因地处山东地垒西缘,运河所经的地势是中间高,南北低,沿运需要分段建闸节水,才能通流,全线最多时建50余闸;又因水源缺乏,将沿运地区数百眼泉水,开挖明渠输送入运,并建四大水库以供蓄泄。其工程之浩大、艰巨是世界上任何一条运河所无法比拟的,堪称世界运河工程之最。

灵渠是谁开凿的

是秦朝监察御史史禄和三位石匠组织修建的。

秦始皇平定中原后,立即派出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接着,又挥师五十万南下,平定“百越”。为尽速征服岭南,秦始皇下令开凿灵渠。此项艰巨的任务,交由监察御史史禄和3位石匠担纲。古人感佩于史禄开凿灵渠居功至伟,称赞他“咫尺江山分楚越,使君才气卷波澜。”兴安县也留下了为纪念3位石匠而留下的“三将军墓”。

历3年艰辛,这条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科学技术伟大成就的人工运河,终于凿成通航。其后,汉代马援,唐代李渤、鱼孟威又继续主持修筑灵渠。灵渠南渠岸边的四贤祠内,至今还供奉着史禄和他们的塑像。灵渠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刻苦耐劳精神的同时,也展示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