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 怎么死的?李世民是被李治毒死的吗?

2024-10-01
120 阅读

李世民是被李治毒死的吗

不是,李世民是因病去世。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生病,

命皇/tag/123946.html" class="superseo太子李治代理国事。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太宗驾崩于含风殿。

唐高宗李治为什么死在洛阳

唐高宗李治死在洛阳是因为泰山封禅后准备封禅嵩山,因病死在洛阳。永淳二年(683年),李治驾到奉天宫,当时武后从泰山封禅以后,劝李治封中岳。李治因患病而终止。不久,高宗诏命皇太子李显代理国政,裴炎、刘齐贤、郭正一等人在东宫任同平章事。李治从奉天宫回东都洛阳,病得很厉害,宰相以下大臣都不能晋见。同年十二月,诏令改永淳二年为弘道元年(683年)。将要宣布赦免之书,李治想要亲自到则天门楼,由于气不顺而不能上马,于是召百姓在殿前宣读赦免书。十二月二十七日当晚,李治在紫微宫贞观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

李治和唐高宗的故事

? ? ?说起唐高宗,许多人应该比较熟悉。公元628年6月,李治出生于长安东宫的丽正殿,三岁时被封为晋王。李治天资聪颖,行至有方,宽以待人,以孝悌出名。李世民曾问他:“《孝经》中什么最重要?”李治回答说:“最重要的是孝道啊,在年幼的时候侍奉父母,到了长大之后侍奉君王,以此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李世民听后大为喜悦。在他九岁时,文德皇后长孙氏去世,他悲痛欲绝,哀悼之情使旁人都为之动容,唐太宗看见后,认为孺子可教,不久之后就任命李治为右武候大将军。但当时的太子却不是李治,而是李承乾。

? ? 当时的太子李承乾又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揠苗助长

? ?李承乾出生于太极宫,承乾殿,他的名字是唐高祖李渊所取的,意为“承继皇业,总领乾坤。”在他八岁时,李世民便将他立为太子,住入东宫。

? ?在早期,无论是在待人接物、管理政务等方面,李承乾都做的很好。可是唐太宗李世民却还不满意,想让自己的太子变得更好,于是派了十个正直的大臣去辅佐李承乾。这些大臣每天在李承乾身边劝谏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百般打击之下,李承乾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再加上他患有足疾,于是更加自卑。唐太宗此举,可谓是揠苗助长。在这种情况下,李承乾的压力越来越大,想要找一个人能够倾诉自己的情绪。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喜欢上了一个太常乐人,以此放松心情。不料李世民知道后大发雷霆,认为身为太子,怎么能够与一名乐人勾搭在一起,并下令处死那名太常乐人,以此想要震慑李承乾,规范自己的行为。

李显是怎死的

按照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唐中宗李显是被毒死了。

《资治通鉴》是这样说的:“散骑常侍马秦客以医术,光禄少卿杨均以善烹调,皆出入宫掖,得幸于韦后,恐事泄被诛;安乐公主欲韦后临朝,自为皇太女;乃相与合谋,于饼餤中进毒。

六月,壬午,中宗崩于神龙殿。”按照这个说法,韦皇后的两个情人杨均和马秦客害怕和皇后私通的事情败露,韦皇后想当皇帝,而安乐公主想让母亲先当皇帝,自己再当皇太女,几方势力都觉得唐中宗碍手碍脚。

于是,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主谋,杨均和马秦客运用专业特长,一个负责做饼,一个负责往里面配毒药,几个人分工合作,一下子就搞出了一碗香喷喷的毒汤饼。

唐中宗是怎样死的

唐中宗李显(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原名李哲,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唐朝第四、六任皇帝,公元683年—684年、705年—710年两度在位。

景龙四年(710年)五月,唐中宗李显病逝,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五月中宗病逝后,韦后立中宗幼子温王重茂为帝(史称唐殇帝),改元“唐隆”,临朝称制,欲重演武后故事。同年六月,相王旦三子临淄王隆基联合其姑太平公主,交结禁军诸将葛福顺、陈玄礼等,以兵诛韦后、安乐公主并诸韦、武等。史称唐隆政变。乃废少帝,奉父相王旦复位,是为唐睿宗。自此唐朝帝位转往李旦一系,直至唐亡。

标签: 太子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