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是什么?怎样做到团结?

2022-09-10
140 阅读

一直以来,对于汉语词语的理解都让我迷惑,多数时候我们采用语境来体会其意义,但要清楚地表达出来却又很困难,即使心中明了,也难于付诸于语言。

就拿“团结”这个词语来说,我在头条百科查到的解释是这样的。

从这个解释中,我很难形成一个清晰的图像,更别提如何做到了。

特别是对于“真正的团结是无条件地配合”这句话,让我产生了一种疑惑,为什么要无条件地配合?

为了弄清楚团结到底是什么,我做了如下思考。

1,团结的主体是谁?

也就是说谁与谁团结在一起?

2,为什么要团结?

团结会带来什么好处,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3,团结本身是精神还是一种状态?

4,团结可持续吗?

5,团结该怎样定义?

在我看来,只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可以让人们在心中产生一个清晰的逻辑过程,那么,实现团结也就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了,而不是仅仅从情感上发出呼吁,既显得苍白无力,也不知从何入手!第一个问题,团结的主体是谁?

我常在网络上看到两种抱怨,一是“现在的中国人不团结”,一是“农民不团结”。

显然,团结的对象是不同的,但都是不同的人之间的连接方式。

我不知道说这些话的人是不是清晰地知道他们所说的团结是什么样的,但我很难明白他们想要的团结是什么样的。

如果每个人发表一种看法,都能引起所有人的附和,就是所谓的团结的话,那么我相信,一到关键时候,众叛亲离才是真实的感受。

既然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连接得是否紧密,就一定会反应到每个个体的诉求上去。

二,这就到了第二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团结,团结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与每个个体有多少关系?

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其不同体现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以及立场所代表的利益。

各自不同的利益本身又是相同的客观存在,比如土地,资源、所有权等。

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冲突。

个人能力有强弱之分,较弱的个体在竞争中并不占优势,多个较弱个体因为大家共同的利益而组成小团体共同进退,以实现在竞争中获得相对优势。

可见,团体就是不同个体为了共同利益而相互团结成一个共同进退的组织。

组织使得原来的弱者变成了强者,又促使其他个体不得不以同样的形式团结在一起,不同的小团体之间又因为同样的原因组成更大的团体,这才有了家庭、社团、民族、国家等。

根本上而言,任何组织都是个体利益的集中体现。

但任何形式的组织都不可能代表一个人所有的利益需求,而是只能满足部分需求,这就要求个体不得不在自己的利益上进行取舍,同时也意味着,个体对于组织不可能具有绝对的忠诚,因为个体在用自己一部分的利益来换取另一部分利益的实现,如果作为共同利息的这一部分的重要性足够大,那么其对组织的归属感就会增加,反之就会降低。

可见,团结能否实现,取决于作为共同利益的这部分,是不是足够大到超过个体损失掉的另一部分利益,团体能够满足个体的利益越多,其内部就会越团结。

三,此时,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很明了,团结是一种精神还是一种连接状态?

显然,团结是人与人之间因为共同利益而连接在一起的状态,对于不了解这个过程的人而言,会从主观上感受到这是一种有益的精神。

这种精神并不能通过呼吁得到加强,而是需要通过加强个体之间的共同利益来实现。

四,团结可持续吗?

团结与否,取决于团结带来的利益是否大于个体需要损失掉的部分,如果共同利益足够大且足够广泛,则团结可持续。

如果团结带来的共同利益小于个体损失掉的部分,而且这个利益面狭窄,那么团结将不可持续。

当然,一部分个体的利益,可能就是另一部分个体的利益,这是非共同利益,暂且不做讨论。

第五个问题,该如何给团结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综上所述,我们基本可以做出这个定义。

如:团结就是基于不同立场的个体根据共同的利益需求而组织在一起共同进退的连接状态。

团结状态是否良好则取决于共同利益是否大于个体因为团结而损失掉的部分利益。

针对不同的事件,团结状态会有所不同,根本上还是由利益决定。

接下来,又该如何做到团结呢?

显然,要做到团结还得从个体的利益上下手,必须要回答几个问题。

第一,每一个个体有些什么样的利益?

第二,哪些利益是共同利益,哪些利益是非共同利益?

第三,面对组织不能解决的非共同利益,应该以什么样的原则来对待?

第四,如果共同利益可能带来的更大的损失,共同利益是否应该选择让步?

此时,团结还有必要继续维持吗?

关于这几个问题,回答起来并不容易,所需文字也不在少数,就不再一一分析了,以后可以专门写一篇文章来探讨。

但有几个方面却是必然要涉及的。

一是人的本质,因为需求本就是需要从人的本质上去探讨,而利益是为了平衡需求的直接体现。

第二个是非共同利益,也就是个体之间相矛盾的那部分需求,必然要涉及到内部管理和分配问题,如何做到对各方都公平,就是不可能回避的尖锐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立场的突破问题,当共同利益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时(比如战争),是应该回避呢,还是坚持立场进行到底?

回避又是否意味着是对共同立场的全面否定,团结又应该保持在什么程度?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