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输液会降低孩子抵抗力吗?
2022-09-11
33 阅读
输液是通过一定的装置,将药物通过静脉输入体内,可以快速地发挥作用,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有效手段。
药物的给药方式不同,发挥作用的时间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静脉注射大于静脉点滴,静脉点滴大于肌肉注射,肌肉注射大于口服给药。
至于通过何种途径用药,应考虑患儿年龄、疾病、病情,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的原则。
人体每生一次病,就相当于身体的免疫力和入侵的病毒细菌打了一次仗。
能否取胜,取决于肌体的免疫力及侵入的细菌病毒的毒力。
输注抗生素相当于在本该免疫力发挥作用时,让免疫力靠边站。
如果经常输液,身体的免疫力会越来越懒,长期,反复滥用抗生素会造成孩子抵抗力降低,甚至引发二重感染。
因此,需要在严格掌握指征的情况下进行输液。
那么静脉输液需遵循哪些指征?
1、需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比如用于大出血、休克、严重烧伤的病人。
2、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 严重呕吐、腹泻、大手术后、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
3、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
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不能经口摄取食物、管饲不能得到足够营养等。
4、输入药物,以达到解毒、脱水利尿、维持血液渗透压、抗肿瘤等治疗;5、中重度感染需要静脉给予抗菌药物。
6、经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无效的疾病;7、各种原因所致不适合胃肠道给药者;8、因诊疗需要的特殊情况。
输液是把双刃剑,掌握好了可以治病,滥用可降低抵抗力,甚至引发疾病,因此,输液时应权衡利弊,由专业人员严格按指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