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白三爷那么浑,为何独独害怕白文氏,还尊敬她?
白三爷,名叫白颖宇,白家老爷子白萌堂的第三个儿子,算是唯一一个扶不上墙的,并且不怎么体面的儿子。
白家老大为人刚正不阿,是个承继祖宗大业的不二人选,可惜最后落于乡间潦倒半生,老二白颖轩,也就是七爷白景琦的亲爹,一生襟袍未曾开,是个文人不掌权的,虽然没什么主意,但是三观正,也算不给白家蒙羞的。
唯独这三爷,提笼逗鸟是坑蒙怪票,一张巧嘴油嘴滑舌惯会使坏,所以很多人就觉得白三爷是个地道的混不吝。
其实,白三爷骨子里流着白家的血,就注定他成不了大奸大恶的人。
他这一生惧怕两个人,一个是白景琦,一个是白文氏,这俩人将他治得服服帖帖。
如果读懂了他臣服的原因,那么也就读懂了三爷。
白景琦是个三爷还混的人,以暴制暴,不讲章法,用现在的话讲叫年轻人不讲武德,所以白三爷怕他。
那玩意出手没个套路,你不知道他一眨眼憋着什么坏,防不胜防,一是斗不过二是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所以白三爷只能背地里给白景琦使点小坏。
足以看出白三爷就是个熊孩子,欺软怕硬。
这一切源于他少年时期糊涂的妈专宠导致的。
家里的孩子多,家长难免有失偏颇,三爷不是做药的这块料,又不是学习的料,自然不受白萌堂的待见。
小孩子想要博得关注就要努力讨好,所以他学会了花言巧语讨好老母亲,再加上长年疏于管教,太过顺其自然的生长,难免就长歪了,和一帮坏同学玩到一起去,渐渐的成了人们眼中的熊孩子。
他是个熊孩子可不是个坏孩子,他心里有个底线,那就是白家。
他做坏事之前想的是别让白家吃大亏,吃点小亏无妨,可要是谁欺负白家,拿他也是要吹胡子瞪眼的,所以他最后的英勇就义完全可以理解,一点不突然,这是他骨子里的就有的,只是从前被吊儿郎当掩埋了。
他为人重情义,他是真拿武贝勒当朋友了,所以对他放了120个心,尽管人人都说武贝勒不是个好人,最终他被武贝勒坑了一把。
说到这我们在看看他为什么臣服白文氏。
白文氏是个女人中的女人,男人中的男人,老王爷听说白家是白文氏当家,又一起交过几次手,不由得从心底佩服这个女人,觉得白家有她垮不了。
白文氏的手段和能力,绝对是有目共睹。
是她把白家的匾重新挣了回来,是她带着白家又一次走向繁荣。
白三爷是个眼里有数的人,她看得出来白文氏对白家的贡献,是真心实意的佩服白文氏,白家要是落到他手上,发展不到今天,他有这个自知之明。
跟着白文氏吃香的喝辣的,他省心省力,何必和白文氏过不去呢?
白文氏以德服人,白三爷做过的那些事,白文氏的小账本记得清清楚楚,但是他不计前嫌,继续收留三爷。
供三爷的孩子出国留洋,给三爷房子,票子,股份,也给三爷名誉和地位。
在白家,三爷还是三爷,白文氏没因为他过去的历史给他穿小鞋,也没前尘往事使绊子,这个女人的大度让三爷自愧不如。
虽然白三爷还是会偶尔用点小坏中饱私囊点钱什么的,但他这次分寸掌握得很好,这就是关起门来,所有的矛盾都是一家人的吵闹,讲的是情分。
牙齿和嘴唇总有磕碰的时候,这不影响他尊敬白文氏。
那一声老太太,二奶奶,是发自真心实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