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里老人去世了,为什么还要大摆筵席?

2022-09-11
17 阅读

亲身经历过外婆去世的场面,享年87岁。

我记得是在村子里摆了几天吧,那时还是热天,放在冰棺里,一天好几百费用,我没敢去看,怕。

外婆共四个小孩:姨妈、我妈、两个舅舅。

姨妈之前是人民医院的护士,退休很多年了,每个月拿着不菲的退休金;姨父以前是卫生局局长,退休后被一家医院返聘。

两个舅舅常年在中山打工,他们是收废品的,就是在一个废品站里租个点,收水泥袋、泡沫、木柴等废品。

他们仨应该算是大家眼里的有钱人吧。

我妈比较苦,跟着我爸辛苦一辈子,地道的老农民。

外婆经常是独居在家,我妈时不时买点东西去看望她,生病了就去姨妈那。

过年的时候,舅舅他们才回来团聚。

现在去世了,可能他们不想被村里人说得太寒酸了吧,除了大摆宴席之外,还搭台子唱戏呢。

那些人穿得花花绿绿的,在舞台上活蹦乱跳的。

台下人哈哈大笑,我笑不出来,只感到悲哀,明明我们痛失亲人,别人还在这里乐呵呵的。

晚上呢,院里有的人也不走,舅舅给他们发红包和吃的。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帮忙守夜的。

也没有人叫他们来守,他们就坐着不走。

可能是地方特色吧。

总记得一句话“子欲孝而亲不待”,老人在生的时候,我们能恪守孝道,就是最好的天伦之乐了。

去世了,再热闹,他们也看不到了。

而且还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有些人还因此负债。

可是现在这种社会,能真正做到这样的又有多少呢。

房价那么高,学费生活费医疗费等等,个个像大山一样压着人喘不过气来。

乡村里的人,不出去赚钱,根本养不活自己啊。

国家还倡导三胎,先好好活着吧,小老百姓没那么伟大的思想。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