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有什么样的历史?

2022-09-12
5 阅读

商周之际,这个时候正是中原大地生机勃勃蓬勃发展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古羌人虽然在曾经的发展道路上并没有受到那么多的苦难,但是在这个时候发展确实被大山挡住了。

商周,这两个巨头正是那座古羌族人发展的大山。

“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

”这是对于古羌人的生活概括,他们是一群牧羊人,而中原人不只是一群会种田的人,更有一群猎人在,他们对于古羌人,就像是凶猛的野兽,只不过,这头野兽可以好好坐下来友好交流,于是羌族人选择了最简单的方式——破财免灾。

在政治上,古羌人对于商周臣服,而正因为这样的臣服,古羌人开始与华夏族的人进行通婚,而此时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就此开始交流,而部分的古羌人最后融入到了周人当中去。

还有一部分的古羌人,选择向西南方向而去。

这一部分古羌人运气非常的好,一路上没碰到什么比他们更强大的其他族属的对抗,于是这部分古羌人发展到最后,将古羌人的族系分化得更多,就像解放初期的彝族人那样,甚至连称呼都因为不同地方而不同,虽然他们是同一个祖先同一个系别。

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前夕,毛泽东在审阅会议代表的登记表时,发现了一名叫做张冲的彝族代表在民族成分一栏填写的是“夷族”,于是便将张冲找过来,想要知道这其中的缘由。

张冲告诉毛泽东:彝族称呼一直就不统一,到处有到处的叫法,如是带个苏字的“诺苏”、“纳苏”、“聂苏”就是一堆,而还有带上濮“尼濮”、“濮拉泼”之类的,甚至,还有明明本来是一种骄傲的称呼的“罗倮”和外人曲解带上蔑视的“倮倮”。

张冲介绍后,毛泽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夷”这个字不适合作为民族的称呼,在党的领导下,统一的整个中华民族都地位平等,哪有什么夷内之分,把夷改成彝就好多了,虽然就一个字,但意思完全不一样。

“彝”是盛放东西的器皿,一般是在宫殿里才见得到,字形上又是有“米”有“丝”,这是有吃有穿的意思,是过好日子的意思。

张冲听完后很高兴,赞同了主席的意思,而在会议结束后,张冲便把“彝族”这个称呼一起带回了云南,也就是自此以后,“彝族”,便成为彝族各个支系的统一名称。

一、历史悠久的彝族,以及彝族的起源彝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族系可追溯到远古时期,那个时候彝族先民就已经在中国西南地区繁衍生息,而最迟距离现在的3000年前,彝族先民就已经步入了文明时代。

在夏商之际,彝系统的民族就已经在长江中上游流域独立存在,并且创造出了独属于自己的独特文明,是那个时代的主角之一,在之后,随之时间的流逝,原本的彝系统民族还与其他民族交融,形成了以古滇国,古蜀国,古夜郎,和楚国等长江中上游文明的“四大文明古国”为根基的长江文明主体族系。

现在,我们的视角来到彝族的创世纪神话“六祖”上,一起看到古蜀国的位置上,在那里,曾经有一场大水,而与此同时发生的是,一场大迁徙。

六祖的故事也是因为避洪水而进行的一次大型迁徙活动,甚至因为这场行动拯救了大多数人的性命,彝族人深深地记住了笃慕这个人,而笃慕这个人,在彝族人心中的地位,是他们的三位“祖先”。

彝族人在神话中有三位祖先,一个射日英雄,枝格阿努,也就是我们口中的后羿;一位人父,希慕遮,他就与西方的亚当一样,在彝族神话中是整个人类的始祖;剩下那位,就是带领族人逃避水灾的笃慕,他就是东方的诺亚。

可神话终究是神话,所以我们再看回到那个华夏大地的800年去。

在整个中原地区,华夏人建立了这片土地上最早的城邦夏,而在西北方向,已经有一群快学会畜牧的人,南方有一群快要到中国国界的外来人,西边的西藏高原也有人在缓缓走来,长江东边的楚地,一个国家在此巍然矗立。

这其中与彝族有深厚渊源的正是那西北南下的古羌人。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