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治国还是治心?如果治国,小国寡民与大国求强怎么统一?

2022-09-13
3 阅读

老子经历了春秋末期的社会动乱,他站在农民和小私有者的立场,反对战争,反对商品经济,反对礼乐文化制度而憧憬\"小国寡民″的社会,主张弃绝文明,幻想回到闭塞的、单纯的原始社会状态,却事与愿违。

社会总是按照它的客观规律发展运行的。

一个国家要强大,要有顺应民意民心的政策作保障,要发展经济,要有先进的科学文化和和平安宁的环境,要与外界联系,互相交流。

如果按照老子的思想,国家很小,人口很少,没有必要发展先进车辆船只和武器,百姓只重生命,囿于一地还自认为饮食甘甜,服饰华丽,居住安适,甚至与邻国鸡犬相闻而老死也不相往来,这样的国家能有发展,能有前途吗?

从我国历史上来看,秦朝、唐朝等朝代的强大,不是统治者制定、施行了好的政策,大得人心,大力发展经济和先进的科学文化……而定国安帮,强盛起来的吗!?

那么道德经是治了国还是治了心呢?

要我说,除了某些朴素的辩证法有点用以外,救国救心谈何易。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