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周穆王向西巡游遇到西王母,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周穆王是个历史人物而西王母是神话人物,为什么他们之间会有夫妻之实,用历史实在无法回答,我这里来个神话版的解释。
昊天玉帝不顾西王母劝诫,在太上老君的帮助下投胎到光严妙乐国(东土周王朝在天庭的名称)王室,即为太子姬满,其父周昭王驾崩后,姬满登基,号穆王。
西王母由于思念玉帝,于是施了法术,把自己的随身之物玻璃盏变成一个化人(擅长变戏法的人),去引导玉帝到西昆仑老宅找自已。
化人从很远的西方国度来到中原,并在穆王眼前施展了他的神通,他能够做到跳进大火里而不使自己被烧伤,不让自己的毛发着火;能够跳跃到高空中并在云端站立;能够随意搬动一座城市;他甚至能够非常轻松地穿越墙壁,丝毫不费力。
因此,穆王对这个化人非常敬佩,将他当做是从天上下来的神明,对化人言听计从,极为照顾。
那个化人请周穆王去他那里游玩,便带着周穆王腾空上升,到了位于高山之巅的化人所居住的宫殿。
在那里所见识到的一切都让周穆王大开眼界,富贵堂皇的宫殿,美丽炫目的景色,丰富悦耳的音乐等等都让周穆王感到震惊以及心生陶醉。
心神不定之下,周穆王不敢在那处久留,就请求化人送他回去。
只见那化人只用手将周穆王轻轻一推,周穆王并从半空中掉了下来,瞬间转醒。
原来周穆王一直好好地坐在大殿里,并没有离开过,对此,化人解释他们去了昆仑山西王母的宫殿,只是神游了一番,根本没有动用到身体。
经过这一次,又听化人说西王母有倾国倾城之貌,穆王就日夜想见西王母了。
只是王城去昆仑山的路要经过一个敌国犬戎,于是,穆王两次带领军队出征西部,征讨犬戎并大获全胜,并且就此打通了周王朝与西牛贺洲各国交流的通道。
周穆王西行穆王十三年,穆王得八骏良骥,穆王根据八匹骏马拥有的不同毛色来命名的,拥有火红颜色皮毛的骏马被命名为赤骥;拥有纯黑色皮毛的骏马被命名为盗骊;皮毛颜色为纯白的骏马则被取名为白义;皮毛颜色为青紫色的骏马则被命名为逾轮;山子是灰白色皮毛的骏马的名字;渠黄则是鹅黄色皮毛的骏马的名字;拥有黑色马鬃和黑色马尾的红色骏马则名为骅骝;青黄色皮毛的骏马则被命名为绿耳。
遂以造父御八骏前往昆仑山寻访西王母。
经过半年多的奔波,穆王如愿以偿的见到了西王母,那西王母果然有倾国倾城之貌,著黄锦袷襡,文采鲜明,光仪淑穆。
带灵飞大绶,腰分头之剑。
头上大华结,戴太真晨婴之冠,履元琼凤文之舄。
视之可年卅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带雍容华贵之相。
穆王赠送很多宝物给西王母以示好,西王母知道是自己施的法见效,也不说破。
便邀请穆王一起游览瑶池,两人聊得极为开心。
令穆王没有想到的是,当天西王母就邀他共寝,简直快活如神仙。
但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国内快马来报紧急军情,淮夷大举入侵,前锋快打到王城。
穆王只好依依惜别,分别时,穆王和西王母两人深情对唱,西王母以歌曲问周穆王此经一别,他什么时候再过来见她。
对于西王母的深情,周穆王非常感动,就唱着回答西王母他要回去履行他身为帝王的职责了,等安排好一切,大概三年之后会再回来见她。
临走前,穆王命人山上立了一座碑,刻着“西王母之山”几个字,借以抒发了他对西王母的感情。
穆王别了西王母后长驱归国,命录终以成周八师伐淮夷,在古师安营扎寨。
在此之前,白父已率师省麸地至古师与录终会师,抄淮夷后路,淮夷崩退。
平定淮夷之乱后,穆王继续东进,抵达九江,开始南征。
通过巡游征伐,周穆王使东南许多方国和部落归顺于周的统治,对周王朝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在南征取得成就后,穆王仿照祖先,在涂山会合诸侯,巩固了周在东南的统治。
穆王虽然记得和西王母的三年之约,但战局的发展已经让他身不由己,等南征胜利后,已经过了四年。
穆王十七年,穆王正准备前往昆仑山,不料西王母等不及,已经到王城来找他,穆王赐西王母居昭宫。
鱼水之欢几日后,西王母告诉穆王他是玉帝下凡,要求穆王和自己返回天庭。
穆王大为震惊,并不相信西王母之言,也不知那天庭是什么状况,于是借故推脱不去。
西王母看玉帝并无跟自己回去之意,只好单独悻悻而回。
心想天上一天,人间一年,我先回去,你已年近古稀,也蹦跶不了几天了,但每当想起玉帝在人间有众多的嫔妃,心里总不是滋味。
此后,玉帝在人间又生活了三十八年,期间,穆王举兵伐荆楚,大会诸侯于涂山,派孟悉到毕地讨戎等,在穆王的励精图治下,天下再度安宁,保持了昭王盛世的延续。
西王母在天庭等了一个月多,终于等待穆王驾崩,玉帝返回天庭。
当玉帝了解到化人是他的琉璃盏所变是,不禁哑然失笑,难怪他不怕火烧。
也难怪自己那段时间会日夜想念从未谋面的西王母,原来是被她施了法。
关注焱煌神话,为您解开封神和西游中的迷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