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来到大连和东北闯关东的人究竟有多少?你是闯关东的后代会回到山东嘛?

2022-09-13
5 阅读

东北闯关东北过来的,祖籍在关里的,是非常多的。

老家是山东的确实非常多。

不过也有很多其他省份的。

比如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的人都是不少的。

真正几百年都是东北人的几乎很少见到。

我的老家就是山西的。

但是,不要说是老家还有没有亲戚了,就是具体在哪儿,都有不清楚的。

祖辈都移民过来一百多年了。

也许我的太爷还知道点老家的信息,但是很少,他都是在东北出生的。

关内向关外移民是个动态的过程。

为什么向东北移民,要用一个“闯”字。

这是因为最初,也就是清朝时候,尽管东北地广人稀,又非常富饶,但是东北是满清起家的“龙兴”之地,被爱新觉罗家族当成了后路,不允许关内的穷苦农民跑来开恳。

为止,从清初开始就颁布了很多禁令,并且建建了很多边墙。

所谓边墙,又称“柳条边”。

是清廷为限制半岛方向还有蒙古方向,以及关内方向来的移民进入,而设立的军事设施。

在东北平原上,修建了东、西、北三段柳条边。

总长一千三百多公里。

这种宽一米,高一米的土壕,上边紧密种植着柳树条。

还设置着多个边门。

到1860年,才彻底废弃了柳条边墙。

柳条边这种工程,实际上阻挡的功能不是特别强。

更像是一道,禁止线。

就像公路上的双实线一样,视同城墙,却远没有长城结实高大。

胆大的人,扒开柳条带,一下就过去了。

而过去,到禁地去了,处罚也不是太严厉。

只是把领头的带枷一个月,打一百鞭。

这样就有大量胆大的人,不但地进入这些禁区,到彻底废了柳条边时,实际上已有近二百万闯关成功的人了。

因此上,对于移民东北,到黑土地上讨生活的人,就有了闯关东的说法。

那里除了辽阳、盛京等地区外,多数都是没有多少人烟的地方,现在的人也多数是多地移民来的。

不要说一百年前来的了,就是几十年前来的,如果没有一直走动,有几个还认得老家的人了?

老辈的有来往,出生在当地的,心里早就认同自己是本地人了。

多数人去山东,就不能用一个回字了,一个也不认识,根本就没有归属感,谈何回家呢?

我不知道别人心中所想是怎么样的。

反正我接触的人中,基本没有对关外的名誉上的老家有亲近感的。

没有共同的经历的人之间,是不可能有共情的。

同样,一个地方也是如此,你根本没有喝过那里的水,没有吃过那里的饭,没有在那山上走过,没有那里的房子里睡过,没有认识你想你的人,谈什么家乡的亲切感?

“近乡情更怯”的情感,必然在你的心中存在一个完整又亲切的家乡。

完全陌生的老家,不会产生任何感情的。

闯关东的后代,无论你是山东来的,还是河南来的,与那个地方的情感,只有重新建立才会有。

否则,一般人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想法的。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