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蒸古法”做红薯干,什么是倒蒸古法?
倒蒸古法”也被称为“三蒸三晒”,是红薯干的一项特殊的制作方法。
所说的倒蒸,就是将蒸过一次或两次的红薯,放在阳光下暴晒后,再返回蒸锅中继续蒸制,那为什么会釆用这样的制作方法呢?
难道这样做不麻烦吗?
现在好多市场上买的红薯干,要么是没红薯的香甜味,要么就是太干,难以咀嚼并会粘牙。
用倒蒸古法制成的红薯干,美味可口、甘甜耐嚼、食不粘牙。
吃过以后你就会觉得,这种制作方法虽然麻烦,但真的是值得的。
而釆用这样“三蒸三晒”的目的,那是因为一蒸为熟、二蒸为甜、三蒸为软,三蒸三晒缺一不可。
使用“三蒸三晒”制作红薯干的过程相当繁琐,经摊潮、洗净、煮熟、切片、晒干、复蒸、复晒、再蒸、再晒而成。
因其煮熟晒干后,再加两道复蒸的工艺,遂得名为“倒蒸古法”,此方法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面熙阳就跟朋友们分享一道如何使用“倒蒸古法”制作红薯干,希望朋友们能够喜欢。
需要食材:红薯适量需要用具:用竹子编的簸箕~~~~~开始制作~~~~~步骤1、红薯用刷子将皮清洗干净,然后将皮去除,大的切大块,小得不用切。
步骤2、蒸锅中倒入足量清水,烧开后将红薯放入锅中蒸至7成熟,关火取出。
步骤3、然后倒入簸箕中铺开,放入阳光下暴晒一天。
步骤4、然后将红薯块切成粗条状,再放入锅中大火蒸熟。
然后趁热倒入簸箕中铺开第二晒,晒一至两天。
步骤5、晒后收起,第三次放入蒸锅中蒸制,根据自己喜欢的软硬程度来延长或缩短蒸制时间。
步骤6、最后将红薯条倒入簸箕中第三晒,再晒二天即可食用。
晒好后需保存就用真空袋包装。
现在很多商家为了节省时间,基本上都是一蒸一晒就完成红薯干的制作了,有些为了延长保存时间和增加红薯干的甜度或软度,往往会加入大量的糖分在里面,而盖住了红薯自身的味道。
朋友们,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自己尝试一下这种“倒蒸古法”的制作方法,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惊喜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