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诗人海子活到现在,能不能进入中国作协?
2022-09-13
20 阅读
进“作协”那么重要么?
是不是进了“作协”就能有个一官半职而成为“体制内呢”而捧金饭碗呢?
或许吧,古代文人要想有饭吃,就得绑上或依附一棵大树,如“春秋”时的富商“吕不韦”就有三千门客,其中不乏“文人”,其“吕氏春秋”大多由“门客”中文人所著。
也有依附于“地主”成为“师爷”丶“管家”的,更有依附于地方豪强成为“军师”丶“谋士”等等。
其日子也自然好于“自命清高”的孤敖文人。
但真正出成就清史留名的大师则大多是“特立独行”的孤敖文人。
在没有作协前,中国并不缺文人大师,更留下不少名篇大作。
作协无非是一个“作家”所组织的“群众性”社团,进作协并不等于其作品最好,别拿进作协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