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为什么要在嫁入太守府后才自杀殉情?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什么叫做三从四德?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但如果父亲死了,在家就要听从长兄的话,其次才是母亲。
《红楼梦》中贾宝玉病重,贾家试图让贾宝玉同薛宝钗结婚冲喜,征求薛姨妈的意思。
薛姨妈不反对,但认为必须征求在外做生意的儿子薛蟠的意思。
因为薛家父亲死后,原则上薛蟠就是当家人,妹妹出嫁的大事必须他来做主,不是母亲一个人说了算。
道理也是一样,刘兰芝无论什么原因被休回家,在刘家看来是非常羞辱的事情。
而汉代的礼法还没有这么严格,不存在结过婚就不能再嫁的一说。
现在有大官的儿子来向刘兰芝求婚,哥哥、母亲安排他嫁人也是正常的事情。
其实,母亲因为考虑到刘兰芝不愿意嫁人,已经推脱了好几个求亲者。
但对于哥哥来说,第一妹妹之所以被休,不是自己不贤惠,而是婆家过于苛刻。
但焦仲卿不管什么原因将妻子赶回家,也是对刘家的一种很大羞辱。
正常来说,刘兰芝的母亲和哥哥都是怨恨这个男人的,希望妹妹改嫁。
况且,刘兰芝的婆婆根本就不同意媳妇回去,焦仲卿所谓过段时间接媳妇回去,完全只是一种托词而已。
后来焦仲卿甚至表示自己不活了要殉情,他的母亲都坚持不允许媳妇回来,还要给儿子介绍新的女人。
所以,刘兰芝的母亲和哥哥不认为妹妹有可能回去,已经被休定了。
这种情况下,有条件比焦家好的人家求情,刘家当然会高兴,也要安排刘兰芝嫁过去。
再说现实一些,刘兰芝如果不改嫁,就必须要哥哥一辈子负担她的生活开销。
刘家又不是什么富人,哥哥也是不堪重负的。
大家还记得鲁迅《祥林嫂》的故事中,婆婆将不愿意改嫁的祥林嫂,强行卖给一个男人吗?
这个婆婆是为了钱,要给小儿子娶媳妇,也减少家庭开支。
哥哥负担妹妹刘兰芝一辈子,而刘兰芝才20多岁,养几十年也是沉重的负担,当然希望她在年轻貌美的时候改嫁。
对于刘兰芝来说,她不管怎么说被丈夫婆婆赶回来娘家,在古代是羞耻之事,很多妇女因此自杀。
面对刘家遭到的羞辱,刘兰芝肯定也是内疚的。
而根据礼法,哥哥和母亲有权将她改嫁给别人。
而刘兰芝之前推脱了多人,哥哥和母亲也同意了。
但她这样不断推脱,必然会引起母亲和哥哥的不满。
汉代礼法还不严格,普通妇女都是会改嫁的。
刘兰芝灰头土脸地被焦家赶回来,却咬定要为赶她回来的焦仲卿守节,岂不是笑话。
这就类似于,今天一对夫妻,男方不管什么原因想同妻子离婚,将其赶回娘家。
妻子却要为前夫守节,不愿意再嫁人,这就是不符合情理的事情。
所以,刘兰芝为了礼法考虑,决定不违背哥哥的要求,同意出嫁。
结果在结婚当天却自杀!个人认为,这是一种非常过分的行为。
刘兰芝愿意守节、愿意殉情,是你的自由。
你完全可以咬定不嫁人,甚至以死相逼,哥哥也不可能强行将你捆绑进花轿。
退一步说,你就算要殉情,为什么赶在结婚那天?
完全可以不答应结婚的时候就自杀。
在结婚当天自杀,是几个意思?
这样一搞,试问新郎那边和刘家下面怎么办?
新郎家是无辜的,人家根本不知道刘家的恩怨,莫名其妙摊上这种事。
在古代喜事期间不要说新娘自杀,就算稍微出了一些不和谐的时候(比如砸破东西),新郎家也是很忌讳的。
刘兰芝这样自杀,等于是故意害新郎家,害得还很厉害。
另外,刘兰芝在新婚当天自杀,任何人都会说是哥哥和母亲逼死的。
试问,以后刘家要怎么立足了?
况且,哥哥也没有逼迫他。
书中写:兰芝哥哥听到太守求婚被拒这件事,心中烦躁不安,开口对妹妹说:“你作这样打算怎么不好好考虑!前次出嫁得到的是一个小官吏,这次出嫁得到一个贵公子,运气的好坏相差得像天上地下一样,(好运气)足够使你终身荣耀富贵,不嫁给这样仁义的公子,往后你打算怎么办?
”兰芝抬头回答道:“道理确实像哥哥说的话一样,我辞别娘家去侍奉丈夫,半中间回到哥哥家里。
怎样处理,完全照哥哥的主意吧,哪敢自己随便作主呢?
虽然我与府吏立下誓约,但与他永远没有机会见面了。
立刻就答应这门亲事吧,就可以结成婚姻。
”可见,哥哥说得合情合理,刘兰芝也没有坚决反对,反而虚假地答应了哥哥。
这么一来,不等于是阴了哥哥吗,哥哥根本没有逼死妹妹的意图,母亲也多次拒绝提亲保护女儿,最终都成为罪人。
那么,刘兰芝为什么这么选择呢?
说到底还是自私。
她之所以这么做,一来不会违背礼法,违背哥哥和母亲,二来又不辜负前夫焦仲卿。
她这样自杀,等于为自己留下一个最好的名声,却害苦了其他人。
说到底,也是个自私自利的女人。
害新郎也就算了,自己的亲哥哥和母亲也被害了。
大家注意,她出嫁遇到焦仲卿,是这么说的:“自从你离开我以后,人事的变化真料想不到啊!果然没有像以前想象的那么好,有很多的事情你又不了解. 我有亲生母亲,逼迫我的还有亲哥哥,硬把我许配给别人了,你回来有什么指望的地方呢!”这显然是假话,她的母亲和哥哥哪里有硬把他许配给别人?
甚至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刘家还不顾压力,允许他们合葬,也算仁至义尽了。
所以说,婆婆这么不喜欢刘兰芝,恐怕不是没有理由的。
而小姑子几乎是被刘兰芝照顾长大的,也不为她说一句话,怕是也有理由的。
婆婆当着儿子的面说:这个女子不讲礼节,一举一动全凭自己的意思。
我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你怎么可以自作主张!婆婆一般不会对儿子胡乱指责儿媳妇的问题,至少也要靠谱才行。
对比上下文,刘兰芝很可能就是凡事一意孤行,全凭自己意思,从不考虑别人感受的女人。
家里有这样一个女人,确实是会不得安宁,无法过日子的。
焦仲卿常年不在家还不觉得,而婆婆和小姑子同刘兰芝长期相处,都对她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