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没时间给鱼缸换水,又怕鱼死,怎样做到长期不换水?

2022-09-14
5 阅读

答:我的方法很简单,可以让你鱼缸不死鱼,1个月换四分之一的水,可以吧。

你的情况与我差不多,平常要工作还早出晚归,没有太多时间去打理鱼缸,曾经换水频繁率高,由于不及时还死鱼,让我头疼了一段时间,后来我从水田地里想明白了,从此鱼缸里的水不臭不起藻,至少可以不频繁换水了,你也可以借鉴下。

下图是我的鱼缸,不要笑话,确实较简易,它是我在老人住的小区里捡的,五面是8mm厚的玻璃,长900mm宽500mm高700mm,主要是靠挂在鱼缸上的小盒子进行过滤及增氧,目前的鲫鱼和几条锦鲤有几年了,给老人增加了不少乐趣,换水频率是20多天换2桶水(约80斤水,整个鱼缸的四分之一吧)。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刚开始时我想着为了打扫方便,所以缸底没有砂砾,还买了一个小型的打气泵,结果最多一周水就变臭了(有那种腥臭味)。

你知道的,水一旦变臭之后,就只有全部更换,每次一换水就是几大桶,劳神费力不说还很浪费资源。

还有一次我工作太忙了晚去了几天,水变绿黄色,连小锦鲤小鲫鱼都没有逃过死亡的厄运,老人说我是扼杀生命。

后来,我同小孩去田边捡螺蛳,看见田里的水清澈见底,并不臭,就算我们去捡螺蛳把水变浑了,可是等会儿水就清澈了,另外田里还有小鱼小虾米在水草浮萍之间游荡,所以我就认为:1、水变臭,还变绿黄色,是水太肥了的原因(在农村看水肥沃与否的方法),这些肥料来源于鱼的粪便,而农田里的水却不会,是因为有水草浮萍之类,所以鱼缸里应该应该要有水草浮萍这类的植物去消化这些肥料。

2、有一套适合的过滤方式。

因为我看见田里的水,就算你搅浑了,等一天水自然就清澈见底了,而水缸里的水并没有搅动却变浑了,说明水缸水的PH值在恶化,根源是鱼粪、饲料残留物、鱼分泌物等没有消化干净,让水养分太肥,而前面说到的水草浮萍消耗的养分有限,所以需要一套适合水量的过滤系统去把这些剩余的养分过滤掉,且让水动起来。

所以,我就按照以上思路对鱼缸进行了改造:首先,我到河滩上去搞了20-30斤的小砂砾回家,平铺在缸底,为了让水草有生根的基础,随便捡了几个自认为好看的鹅卵石,这些小砂砾都是常年被河水冲刷的,所以已经非常干净了,如果你那里没有河滩,可以网购,也不贵。

然后,去公园的水池边,拔一些常年生长在水底的水草,再把它们清洗干净栽在缸底;我觉得水草吸收养分能力有限,所以又在缸边上插上了绿萝植物,这种植物喜阴吸收养分能力强。

最后就是搭配过滤系统,最先看很多教程都是说要搞一个大箱子,还要放很多各种颜色形状的滤材进行过滤,我认为我这个鱼缸不应该需要这么专业的装备。

所以我按照水量,在网上选择了这个小挂件,里面除了滤布滤网,还放了点活性炭、火烧石、陶瓷环等,非常的便捷小巧,总共成本差不到50元吧,有它之后,它会把鱼缸里的水进行内部循环,去除水里的异味、异色和饲料残留物等,改善水质。

通过我以上的处理,首先鱼缸内壁上没有那种滑滑的绿黄色附着物了(我认为是绿藻),绿萝长势还不错;然后水质透明(由于室内光线好,几乎不用背景灯)无异味,夏天可以20天、冬季可以1个月不用换水,每次换2桶水(约四分之一),然后清洗小挂件就可以了,它的耗电功率是4瓦,可以忽略不计。

最后问问大家,由于鱼要吃水草,曾经购买了很多种水草都被它们几天吃完,目前是公园水池里拔的,虽然不花钱,但是我感觉老人去拔会有安全隐患,不知道有啥适合冷水的水草,鱼不喜欢吃的?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