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俄国人名后带什么耶夫、诺夫、莫夫的人不多,但哈萨克斯坦人的名字几乎都带“夫”,为什么?
2022-09-14
704 阅读
“夫”,\"维奇\"等是俄语或者希腊西里尔文东正教文化男人名字词后缀,在古代和现代俄国人中其实很常见,比如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尔维奇·普京,戈尔巴乔夫,拉夫罗夫。
在哈萨克斯坦以及中亚四国使用最早是从沙俄统治时期开始,比如沙俄时期哈萨克伟人阿拜·库南巴耶夫,就是俄语式叫法,苏联时期纳扎尔巴耶夫和现在哈萨克斯坦时期托卡耶夫也是俄式音译,按哈萨克语准确来说的音译则是阿拜·库南拜,纳扎尔拜,拖海。
因为是人名,在沙俄以及苏联时期要进行身份和户口登记,而俄语在当时是统治者的语言,所以哈萨克斯坦以及中亚四国人名都加了俄式词后缀表示男女,比如男的加:夫,女的加:娃,甚至加入了俄式家族概念,比如纳扎尔巴耶夫实际上是他的祖父的名字被做为家族的名字,他自己的名字实际上是努尔苏丹,而以前都是古老的部族部落氏族谱系概念,比如哈萨克族之康里部之突厥氏,康里部之乞亚特氏(成吉思汗所在的蒙古乞颜氏实际上就是突厥时期康里高车乞袁氏的东迁分支,后来被蒙古语族黑鞑靼黑室韦同化成蒙古室韦,而留在中亚的主体则是现在哈萨克的乞亚特部落),霍加部(穆罕默德后裔和中东伊斯兰传教士后裔),乃曼,克烈,钦察等等,诸如此类,是有鲜明的欧亚草原游牧民族传统,尽管现在仍然保留,但明显在身份户口登记等等正式场合不被使用,使用的则是俄式音译及其俄式家族概念。
沙俄和苏联时期有意或无意的这种做法,客观上造成了中亚各民族人名词后缀加上了俄式的夫娃维奇。
而同为哈萨克族,中国的哈萨克族人名就从没有这种情况(当然中苏友好时期,个别人受苏联影响可能也会用,但那些是个例),因为中国哈萨克在沙俄统治哈萨克等中亚地区以前,就已经纳入清朝时期的中国,所以没有受到俄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