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强行租用浙江省的三门湾,为何清朝有胆气直接备战?

2022-09-15
1 阅读

清朝弱鸡?

还有列强更弱鸡!!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见实力孱弱的日本都能战胜清朝,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英国、法国、俄国等传统西方列强加强侵略,划分势力范围,并强租重要的港湾:如英国租借山东威海卫、法租广州湾(今广东湛江市)、德国租山东胶州湾、俄国租辽东旅顺港等。

在此之中,新兴欧洲列强意大利也欲参与瓜分蛋糕,乃于1899年2月向清廷提出了强租浙江三门湾以用作海军基地的要求。

意大利王国简介:撒丁王国于1861年击败了两西西里王国等割据政权,统一了意大利,并改名为意大利王国,成为继罗马帝国之后的第一个控制整个亚平宁半岛的国家。

统一之后的意大利,积极参与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狂潮中,占领了非洲利比亚、索马里、厄立特里亚等殖民地,成为当时欧洲强国和世界列强之一。

但是意大利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有两次著名的失败:第一次是1895至1896年装备精良的意大利被长矛短剑的埃塞尔比亚击败。

第二次是意大利意图租借浙江三门湾,遭到了清朝的强硬拒绝,而狼狈撤退。

三门湾位于浙江东部沿海,东、北、西三面环山,平均水深约9米,曲折度较大、地形复杂,是座天然的半封闭海湾,19世纪末期,意大利眼见清朝被日本击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列强掀起瓜分清朝的狂潮,而觉得清朝软弱可欺,亦紧步后尘,欲在中国分一杯羹。

1899年2月,意大利驻华公使马迪讷正式向大清国总理衙门递交照会,要求租借浙江三门湾为其海军基地。

并宣称意大利是欧洲六大国之一,清朝既然向英法俄德等国家租借了领土,也应当租借予意大利。

因此、提出租借浙江三门湾以及入湾处的三个小岛,同时要求浙江省南部三分之二为其势力范围,浙江全省不得租赁给其它国家。

马迪讷认为大清国软弱可欺,一经恫吓,定会屈从,派出三艘军舰驶入三门湾海面游弋,恐吓清廷。

然而,总理衙门因事先已与法国通气,清楚意大利在列强中实力最弱,连非洲的埃塞尔比亚都打不过,直接拒绝了意大利的要求。

而后意大利政府指令马迪讷向清政府递交最后通牒,限令4天内答应其租借要求,否则将攻取三门湾。

让意大利没想到的是,清朝在接到最后通牒后再次严辞拒绝,并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

最终在英法德等国的“关切”下,意大利撤回最后通牒。

不过意大利觊觎三门湾的野心不死,驻华兵舰增加到六艘,并以保护使馆的名义向北京派兵,并不时派军舰在三门湾附近游弋。

意大利宣称,若不租借三门湾,则需另辟一地,并保证以后不将三门湾租与他国。

后又提出在浙江沿海修筑铁路,开矿等要求,以达到变相占据三门湾和控制浙江的目的。

面对意大利的租借要求,清廷一反常态,以不惜一战的强硬的口吻和拒绝了意大利要求。

意大利无奈,只得狼狈撤退。

为何衰弱的晚清能够拒绝意大利的无力要求。

究其原因,是清朝摸清意大利外强中干的本性。

1、列强不支持,意大利虽与德奥同盟,但其与奥匈帝国在欧洲多个地区矛盾重重。

在北非,其野心又与法国发生冲突,法国甚至把意大利相关信息透露给清朝。

日本出于独霸中国的野心,也不希望欧洲国家占领港湾。

英美法俄德奥日等列强或明或暗反对或者不支持意大利的行为。

在列强的压力下,意大利在租借三门湾的问题上只得以失败告终。

2、意大利自身实力孱弱,意大利于1861年才正式统一。

虽然统一之后的意大利实力得到了增长,但由于其起步晚,经济军事实力不如其他列强。

同时在三门湾事件发生前,意大利刚刚在与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战败,国力受损,国内政局也动荡不安,因此无力与清朝发生较大的战争。

意大利的失败也打消了比利时、荷兰等其他二流国家瓜分中国的想法,此后中国再也没有向二流列强被迫“租借”领土的事情发生。

意大利等二流国家也深知自己无力单独从中国获得好处,只得参与八国联军,跟着其他列强浑水摸鱼。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