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三千五能买车吗?
这是很常见的问题,但也是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每每看到此类问题都能想到下面的评论会是什么内容,无非是“买雅迪”、“买小牛”、“买绿源”等等,似乎月薪不破万就不该买车,是就只能骑电瓶车吧。
不要这么傲慢嘛,也不知道会有那么多空闲时间来刷新闻的ID是不是都实现了财务自由,还是在虚幻的网络上找一找存在感。
您知道2021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DPI)是多少吗?
标准答案:35128元。
这是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这个成绩已经不差了,作为发展中国家已经超越了很多欧洲和美洲国家,尤其是北上广深和新一线城市的标准更高。
但标准还是与汽车的消费门槛看似有些差距,那么这个薪资标准究竟适不适合买车呢?
这就要以家庭为单位来分析了。
大宗消费品的消费单位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点,因为曾经的很多公知都把欧美描述成连小猫小狗都会自强自立,自己去赚猫粮和狗粮的形象;似乎买车都是年轻小朋友自己就能完成的事情,然而事实上也是以家长来买,且多为些价格低廉的代步车或二手汽车。
那么以家庭为单位的购买力就要提升很多了,因为大多数家庭都是夫妻同时工作,购车预算则是“DPI×2”的一部分。
所以在欧美才会有很多的代步车,美国也一度成为全球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当然这与日本与韩国车企主要在北美制造廉价代步车有直接关系。
回到国内,不论买房还是买车,购车单位为个人的还是很少,除非是少部分的“剩斗士”;未婚的年轻人买车大多是为了结婚,购车单位多为“DPI×3”,也就是父母和自己;已婚人士则是“DPI×2”,那么即便薪资偏低也是有大量的代步车可以选择的。
就以3k为标准,3k×2×12就是七万二,在这个价格区间段里有紧凑级轿车帝豪、逸动、荣威i3,有SUV车型宝骏510、瑞虎3或者哈弗M6等车可选,满足代步是没有问题的哦。
所以以目前的DPI数据为基础,中国才能成为全球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汽车保有量突破3.02亿,而其中的消费中坚力量正是在网络上被很多人看不起的工薪,不要再那么傲慢了,支撑起中国汽车行业的正是普通人。
那么如果只是以个人DPI为参考的话,薪资低至3~5k是不是就不能买车了,同时薪资偏低的家庭买车是不是会有很大的压力呢?
其实不然。
购车的理性标准应当是有年薪为参考决定车价,即便月薪只有三千左右,现在也有续航还不错的、价格在4万左右的小微型电动汽车,这些车同样能满足代步需求。
在用车成本上更不用有压力,充电通勤的车辆每公里的开支可以低至几分钱,一年跑上一万公里也就是几百元的电费而已,对于工薪阶层的家庭而言不也就是多下一次馆子的标准嘛;同时此类车辆不需要保养,定期检查一下就行,充其量不过是换个空滤,很多年才需要更换一次冷却液或制动液而已,成本也不高。
综上所述,工薪阶层是汽车的消费生力军,购车的单位大多以家庭为主,所以不要认为购买一辆汽车是很夸张的事情,也不要对驾驶汽车通勤的工薪阶层的司机带有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