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接连把三位女儿嫁给汉献帝,只是为了控制汉献帝吗?
自从曹操迁都许昌之后,汉献帝就已经沦为了高级摆设。
负责贴身保卫工作的卫兵、照顾饮食起居的侍人就已经换成了曹操的人。
自帝都许,守位而已。
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汉献帝的控制,曹操开始对皇帝身边的大臣下手。
时任议郎的赵彦,就因曾经为汉献帝献策而被诛杀。
在之后不久的日子里,宫内不是和曹操一条心的,基本上都遭到了诛杀。
此时的曹操完全掌控了汉献帝吗?
并没有,因为汉献帝手中还有一支不完全属于曹操的势力——虎贲卫。
曹操的做法让汉献帝十分愤怒,于是汉献帝开始了自己的反击。
一天,曹操去面见天子,汉献帝就对曹操说:“您若能辅佐我,就是您的高德厚恩;如果不能,您就开恩把我舍弃吧。
”汉献帝的一席话,吓得曹操顿然失色,不断磕头请求让自己回去。
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
”操失色,俛仰求出。
然后天子又向曹操展示了自己身为天子的威仪,恢复旧制——三公领兵入见,皆交戟叉颈而前。
曹操体会了一把刀架脖子的感受,然后就是被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结果就是曹操不在上殿觐见天子。
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
自后不敢复朝请。
到了建安五年,“衣带诏”事件爆发,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等人被曹操诛杀三族。
董承之女董贵人怀孕在身,在皇帝的苦苦哀求之下,也没能幸免。
此时的曹操已经敢于杀掉皇室血亲,也代表着皇帝于此时已被曹操完全掌控。
《后汉书·皇后纪》董承女为贵人,操诛承,而求贵人杀之。
帝以贵人有姙,累为请,不能得。
建安十七年春正月,皇帝授予曹操极大的殊荣: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建安十八年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曹操为魏公。
同年,曹操将三个女儿:曹宪、曹节、曹华嫁给汉献帝。
《后汉书·皇后纪》:建安十八年,操进三女宪、节、华为夫人,聘以束帛玄纁五万匹。
十九年,并拜为贵人。
及伏皇后被弑,明年,立节为皇后。
建安十九年,伏皇后被杀,所生两位皇子被毒酒杀死,同时伏皇后宗族被诛杀百余人。
《后汉书·皇后纪》:遂将后下暴室,以忧崩。
所生二皇子,皆鸩杀之。
兄弟及宗族死者百余人。
整体的时间线是这样的:建安五年,曹操敢杀害皇室血亲,代表已经完全掌握了皇帝建安十七年,如萧何故事。
建安十八年,曹操被封为为魏公,然后嫁了三个女儿给汉献帝。
建安十九年,伏皇后被诛杀。
所以曹操嫁女的行为,并非为了掌控皇帝;即便退一步说,曹操嫁女的时候,伏皇后还活着呢,真想为了掌控皇帝,直接找个理由废后,然后让自己女儿为后就可以了。
那么建安十九年,伏皇后是因何被诛杀的呢?
原因就是,建安四年的时候,曹操杀董贵人把伏皇后吓到了,然后就写信给自己的父亲伏完,希望父亲能够想办法诛杀曹操,但伏完没敢做。
到了建安十九年的时候,这件事泄露了,所以伏皇后一家被杀。
董承女为贵人,操诛承,而求贵人杀之。
帝以贵人有姙,累为请,不能得。
后自是怀惧,乃与父完书,言操残逼之状,令密图之,完不敢发。
至十九年,事乃露泄。
嫁女一年以后的事情,曹操怎么会预料到呢?
所以按照时间线的顺序来看,曹操献三女给汉献帝,是自己得魏公之后,回报汉献帝的一种礼节表示。
最多也不过是监视一下汉献帝,以防其有其他的小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