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女人当家,房屋倒塌”,现代和古代还是否相同?
2022-09-16
29 阅读
谢谢提问。
这是民国(包括民国)以上朝代民间的一个说法。
至于产生的年代,无可考。
大概由母系社会走向父系社会后,男权确实确立后,之后产生的。
为什么呢?
奴隶社会的产生,是以占有战俘,财产占有,对女性占有为标志的!但贵族的婚姻可以是一夫一妻,或一夫多妻,平民则以一夫一妻为主。
这时婚姻是男娶女嫁,有时挺随和(从《诗经》中可以看出,在这里我们只谈中国的情况)。
(如汉武帝刘彻的母亲就是二婚生刘彻),社会向前发展,为了彻底打掉妇权(这是个认识1,控制女性,就有一整套理论,(如儒家的三从四德,不是说儒教没有放业彩的地方)。
那么民间\"女人当家,房倒屋塌\"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这是对女性压迫的一个表现。
当然,女性权利被剥夺一部分后,再加上自身的局限性,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在理性和深度上要差一些,这也是事实。
所以,在古代这句话很流行,连大儒都说\"唯女孑与小人难养也\",国家的指导思想都这样,我们后世评价,也许有一定的合理性。
那幺到现代还这样认为就存点可笑了。
其原因大家看的清楚,男女由于角度不同,看问题的结论可能有不一致的地方,很正常。
多勾通,阴阳互补,结论更符实际,社会,家庭更美好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