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宗人府”到底有多恐怖?为何让皇子王爷谈之色变,宁死不去?
皇帝也有几门穷亲戚。
成立专门机构管理皇室成员并不是清朝人的专利,历朝历代都有,唐宋两朝叫宗正寺。
明朝开始改叫宗人府。
大清干翻了大明,宗人府的名称倒是直接继承过来了,拿来吧你。
满清皇室成员按照血缘关系分成了宗室和觉罗两部分,所有的谱牒,赏罚等等都由宗人府管理,宗人府的老大一般是由亲王担任,而且宗人府的地位非常之高,远在内阁六部之上,这就是皇家的特权。
以前有历史学家说满清政府本质上面就是一个部落政府,从这一点可见一斑。
宗人府对于皇室成员来说,既是一个保护,也是一个约束。
实际上,从皇帝的本意来讲,应该是约束的成分更大的一点,因为明朝的靖难之役,给后来所有的皇帝都敲响了警钟。
威胁皇帝宝座的,不是星星之火的农民起义,而是那些手握兵权,拥有自己领地的强势藩王。
明朝的时候,后来的藩王虽然实权已经大幅度缩水,但是还可以分到外地拥有自己的自留地,还可以在外地作威作福,而且不受当地行政官员管辖。
到了清朝,宗人府的管理更加严格。
对太子之外的皇子,小时候在皇宫生活教育,长大之后,只不过封一个王爷的名号,然后在京城给一处府邸,绝对不允许在外地拥有自己的实际领土。
除此之外,皇家对于亲王还给出了诸多严格的行为禁令。
比如,王公不可以和外臣往来。
这个意思很明显,不许王公跟当官的勾勾搭搭,影响朝政。
还有一条,王公不可以和内廷太监往来。
这个也很好理解,如果王公和太监关系过于密切,掌握了大内里面的风吹草动,那么皇帝的隐私,乃至于在紫禁城里面的人身安全都会收到潜在的威胁。
除了严格控制王公,宗人府对于宗室其他人的管理也相当严格。
最严格的一条就是对于出京的管理。
用今天的观点来看,那些所谓的宗室人员,就是以一个大的都城,作为他们的囚笼。
他们不可以随意出京,如果想要离开京城,需要族长向宗人府报备才可以出京。
如果想要出关的话,那就更加严格。
因为关外属于满清的龙兴之地。
宗人返回龙兴之地,这绝对是一个大事件,什么样的可能都会有,所以,这个事情,必须要向皇帝本人报告。
顶级事物。
哈哈。
宗人出关,需要皇帝批准。
就算批准,也要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到期回到京城,还要向宗人府销假。
更厉害的一点,从此之后,十年之内,不允许你再次请假出关。
除了限制人身自由,宗人府对于皇室的婚姻也严格加以控制,为了保证皇室血统纯正,不管是宗室还是觉罗,都是不允许和平民百姓通婚的,如果违规结婚,要按照相关律条治罪。
简单总结一下,宗人府并非什么恐怖之地,而是皇家管理宗室和远亲的机构。
除了保护皇家宗室的相关特权之外,更大的意义是为了维护当朝天子的政治稳定性,防止后院失火,防止皇家内部出现权力斗争甚至更加惨烈的政变。
希望这条回答能够给你带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