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处暑,“立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什么意思?

2022-09-17
26 阅读

记得以前,每逢下大雨,第二天一早人们都往自己家地里跑。

记得那年下了一场大雨,第二天我父母到了地里一看,唉!惨不忍睹!本来是生机勃勃的玉米苗,齐刷刷地都倒下了,横七竖八地叠压在一起,心里那个痛啊!家家如此。

不能让一年的收成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于是,各家各户都齐忙动手,大人孩子都去地里扶玉米。

我当时还小,只觉得好玩。

学着大人的样子,把一棵玉米轻轻地扶直,然后抓来一把土,放在玉米根部,然后踩牢固。

这样,一棵棵玉米就重新站了起来。

辛苦可想而知。

我那勤劳的父辈们,为了自己的一餐饭,就是这样同自然灾害做斗争的。

当农民不易。

很难做到旱涝保收。

总是期望风调雨顺,可是,有时候这只能是梦想。

立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这句农谚说的就是雨水的事。

咱们分开来说。

立秋无雨一半收“大暑小暑灌死老鼠”,意思是到了大暑小暑的时候,雨水很勤,天容易下雨,此时恰好是玉米(以我这里为例,我们这里大多种玉米)生长旺盛的时候,一场雨过后,玉米苗就像是喝了“兴奋剂”,呼啦啦得欢舞着长高,一夜之间就长高很多。

从出苗到玉米身姿长成,大多数都是在大暑小暑时节长的。

待到立秋时节,玉米已经基本定型了,已经杨花抽穗了,早些的玉米已经壮粮食了。

立秋,已经有一半的收成了。

当然,立秋时节下下雨更好,可以促使玉米颗粒丰满。

处暑有雨也难留到了处暑,人们就不希望下雨了。

此时,玉米颗粒已经丰满,如果刮风下雨的话,玉米很容易倒,影响收成。

过去的农民,靠天吃饭,没雨只能旱着,雨多了也只能涝着。

不像现在,可以人工降雨,也可以人工减雨。

身为新时代的农民,比起以前的老农民,要幸福许多。

农谚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它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会背农谚 ,能事半功倍。

像“谷雨前后,种瓜点豆”,一看就知道是到了谷雨前后可以种瓜、豆等农作物了。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粪大水勤,不用问人”,说的就是怎样管理秧苗。

您瞧,是不是农谚有指导作用?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农谚已经用不上了。

但是,它记录的也是一段过往和历史。

处暑了,“一场秋雨一场凉”,天气会慢慢凉爽起来。

走过了炎炎夏日,我们迎来了金风送爽的秋天,祝朋友们秋日吉祥,快乐!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