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出师表》里提到的名将为什么不是赵云魏延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向宠?

2022-08-08
4 阅读

北宋名人陆游,在《书愤》(共计五首,这里是指其一)中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表现了陆游对诸葛亮的无限尊崇,和无限敬佩。

这里说的出师一表,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

这篇文章,我们都学过,表中,诸葛亮恳切地说了自己必须北伐的原因,以及对刘禅的谆教诲,可以说是用心良苦,感人肺腑。

因此,还有人说,“读《出师表》不哭者,其人必不忠”。

但是,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他提到的名将,既不是赵云,也不是魏延,而是一个名气不大的向宠,这是为何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很多人也都很疑惑。

对此,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诸葛亮提到的名将,是用来坐镇成都的名将,不是随他出征的名将。

出师表,顾名思义,就是诸葛亮要出师时写的一个表(古代文体奏章的一种,用于较重大的事件)。

也就是说,诸葛亮下一步就是出师北伐,征讨魏国了。

既然如此,他就得做好两件事,一是指挥外出之事,而是安顿内部之事。

安顿内部之事,又分成了两块,一是内政,二是军事。

内政之事,诸葛亮提到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而军事之事,诸葛亮就提到了向宠。

为什么不提赵云、魏延等名将呢?

他们不是比向宠名气更大,能力更强吗?

确实,赵云、魏延很厉害,能力强、名气大,但是他们没有留下镇守成都,也不是要留下来辅助刘禅。

而诸葛亮说向宠就是让他留守,所以自然得从留守的将军里选拔名将,赵云、魏延不留守,自然也就不用提到他们。

其二,向宠确实有才能,刘备夸过,所以诸葛亮看中了他,并让他辅佐刘禅。

向宠名气确实不大,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壮举、事迹,再加上关羽、张飞、赵云、魏延等人名气太大,所以大家觉得向宠没啥名气,没啥本事。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读者朋友,咱们万万不能因为关羽、赵云、魏延等人厉害,就认为其他人不厉害。

不能因为向宠不如他们,就认为向宠没本事。

其实,从两件事就能看出来,向宠这个人不简单,很厉害。

第一件事,就是刘备的夸奖。

刘备眼光很准,从他参加征讨黄巾军开始,直到他去世,期间许多事都能看出来他眼光精准,比诸葛亮还厉害。

最有名的就是马谡失街亭。

刘备临终之际,还劝诸葛亮,马谡不堪大用,只能谈论交流,不是大才。

诸葛亮不信,非要重用马谡,结果即便是诸葛亮给马谡安排好了一切,只等他立功就行,但是马谡还是打乱了诸葛亮的计划,丢了街亭,导致蜀汉惨败。

刘备对向宠的评价是什么呢?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这里,诸葛亮说向宠通晓军事,在以前也表现过,然后说刘备称赞向宠“能”。

连刘备都说向宠厉害,以他的眼光,还能有错吗?

何况,这里也说了,是“众议举宠为督”,是大家商量过的,确定向宠可以,才让他为中部督。

这里所谓的“试用于昔日”,是指夷陵之战,也就是证明向宠能力的第二件事。

当时,向宠只是小小的牙门将,刘备夷陵大败的时候,其他人或是惨败,或是战死,或是投降,唯有“宠营特完”。

“特完”,是没有损失,向宠的部队没有任何损失,可能是不丢一刀一剑,不折一兵一卒。

败军能做到这个地步,还有谁?

即便后来的赵云,箕谷之败时,也只是保证没有大败,就是有损失,但不惨重。

另外,刘禅刚即位时,向宠就被封了都亭侯,后来还被提拔为中部督,负责管理皇宫里的宿卫军,保护皇帝。

这就说明,向宠很忠心,值得信任。

一个有着很强的能力,能在兵败之时,保全自己的部队,又忠心又值得信任的将军,怎么能说没名气、没本事呢?

只能说他没有赵云、魏延的名气大而已,但也很厉害了。

正因如此,所以诸葛亮说向宠厉害,值得托付。

因此,后来诸葛亮还提拔他做了中领军。

从向宠的结局,也能看出他为人不错。

公元240年,汉嘉地区的蛮夷又一次发生叛乱,向宠亲自率军前往平定。

但是很不幸,他战死了。

后来,他的部下拼命反杀,夺回了他的尸体,送回成都安葬。

能战死,说明向宠冲在了前面,身先士卒;战死后,士卒愿意舍命拼杀,夺回他的尸体,说明他对士卒很好,能得人心,因此大家愿意为他卖命、拼命。

回过头来,为什么诸葛亮《出师表》里提到的名将,为何不是赵云魏延,而是向宠?

答案无非两点,赵云魏延出征,不在成都;向宠确实有能力,有本事,值得信赖。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