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笑傲江湖里细思极恐的细节,我认为有以下几个。
刘正风的参将官职是假的笑傲江湖有个两个非常自相矛盾的情节,嵩山派在对同是参将的刘正风和吴天德的态度上截然相反,对刘正风,嵩山派在光天化日之下,衡阳闹市下杀其满门;而对吴天德,则是在夜黑风高荒野郊外且冒充魔教的情况下都不敢对其下杀手,怕惹下麻烦。
那使枪汉子不愿戕杀朝廷命官,惹下麻烦。
为何前后反差如此之大,是金庸不慎留下的bug吗?
其实不然,真正原因是刘正风参将官位根本就是假的。
首先,对比一下发给刘正风和吴天德的两道圣旨:那官员展开卷轴,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据湖南省巡抚奏知,衡山县庶民刘正风,急公好义,功在桑梓,弓马娴熟,才堪大用,着实授参将之职,今后报效朝廷,不负朕望,钦此。
”从他怀中一搜,掏了只大信封出来,上面盖有“兵部尚书大堂正印”的朱红大印,写着“告身”两个大字。
打开信封,抽了一张厚纸出来,却是兵部尚书的一张委任令,写明委任河北沧州游击吴天德升任福建泉州府参将,克日上任。
圣旨本该是十分严密的,两下对比,可以发现刘正风得到的这道圣旨却是漏洞百出,山寨的不能再山寨,居然出现了多个破绽:一是没有委任令,二是缺少兵部的盖章,三实授参将竟然连上任地点都没有。
其次,再来对比一下鹿鼎记的剧情,笑傲江湖一般默认是明朝中后期,而清承明制,授官的流程顺序变化不大。
他回到伯爵府,跟赵良栋说了。
过得数日,兵部果然发下凭状,升赵良栋为总兵,听由都统韦小宝调遣。
赵良栋自是感激不尽,心想跟着这位少年上司,不用拍马屁而升官甚快,实是人生第一大乐事。
可以发现,总兵都不够资格让皇帝亲自下令委任,走的是兵部程序,当然,整个金书有两起中级军官是皇帝亲封的,一个是风际中,他是亲自专门联络皇帝的卧底;另一个是周铁鹪和汪铁鹗,这俩的功劳是勇救乾隆的情人和爱女。
刘正风花钱捐的参将有何资格让皇帝亲自册封?
应当是兵部自己就处理了。
最后,参将是三四品的大官,谁能一下就买到这么大的官?
吴天德也是一次只升一级而已。
连吴天德尚且知道用朝廷压人,刘正风何等明智,却对这种方法闭口不提。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所谓刘正风买到三品参将根本就是自导自演的,那个宣旨的张大人,随行的兵丁都是是雇来的托,由于请的是群众演员,因此演技不过关,居然敢喝得醉醺醺宣旨,这是大不敬之罪。
至于为什么刘正风把圣旨做得这么山寨,不怕被人看出来呢?
原因是刘正风请的都是江湖豪客,不懂朝廷中事,谁看得出来。
能看出来的,必然不是一根筋的二百五,谁又会当众指出来,损人不利己得罪刘正风?
相反,圣旨山寨一点,万一朝廷追究起来,也容易解释为唱戏。
还有,说不定圣旨本身就是一个借口,用圣旨来脱离江湖人的注意,刘正风就能名正言顺地逃得无影无踪了。
大奸似忠向问天向问天给读者、观众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对任我行忠心耿耿的忠臣,然而纵观原著他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大奸似忠的骑墙派。
向问天在任我行被救出来后,曾表示自己当年远走高飞是在外地牵制东方不败,令其有所忌惮。
向问天道:\"属下决不敢对教主有何怨怪之意,只是见情势不对,那东方不败部署周密,发难在即,属下若随侍教主身侧,非先遭了他毒手不可。
虽然为本教殉难,份所当为,但属下思前想后,总觉还是先行避开为是。
【如教主能洞烛他的奸心,令他逆谋不逞,自是上上大吉,否则属下身在外地,至少也能让他心有所忌,不敢太过放肆】。
\"然而这纯粹是场面话,当东方不败掌握大权之后,向问天这个右使很长时间里当得可是很舒服。
令狐冲担任恒山掌门一回中,原著中写到:【近数年来】教中变迁甚大,元老耆宿如向问天一类人或遭排斥,或自行退隐,眼前贾布与上官云是教中极有权势、极有头脸的第一流人物。
注意这个时间“近数年”,这个时间有什么意义呢?
很有意义,东方不败近数年间是不管事儿的,把权力都交到了杨莲亭手中。
在杨莲亭作为没有功劳纯粹靠东方不败宠爱提拔上来的新人,为了稳固权力大肆排斥旧人,提拔新人,向问天的失势正是发生在这段时间的。
而杨莲亭排挤老人是全方面的,并不是针对任我行的旧部,就连东方不败的铁杆兄弟童百熊都被他给抓了。
原文强调时间是近数年,也由此可见,在此之前向问天可是一直稳稳当着那个向右使。
向问天应当是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是准备非常时期去救任我行,他为了引诱江南四友准备的珍贵琴棋书画,用于冒充嵩山派人物的五岳令,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收集到的。
向问天如果想去实行救任我行的计划,在这找齐了这些东西之后随时都可以去,他利用令狐冲以比剑的借口算上临时起意,但实际上对他的计划来说,他自己去以这些东西为赌注,说没人能胜他的剑法都是一样的。
至于丹青生跟令狐冲一见如故,那纯粹是意外之喜,向问天一开始也不知道令狐冲在酒之一道上颇有学问。
事实上,对于向问天来说在他还是魔教右使,有自己的部署势力的情况下,去营救任我行只会更方便,而营救任我行对于任我行真正忠诚下属来说,根本是缓不得,东方不败只要稍有杀心,就能杀死被关牢的任我行。
但向问天的选择却是直到自己被抓,真正走投无路之后,才去把自己这位老上司给请出来。
由此推测,若是东方不败没有对他下手的迹象,他怕是也乐得继续当个右使。
向问天吃过人向问天和令狐冲被围困大战一场后,原本准备当作干粮的马腿在战斗中丢了,于是向问天第一反应就是想去找尸体吃。
向问天伸舌头舐了舐嘴唇,道:“那条马腿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他妈的,杀了这许多狗崽子,山谷里却一个也不见。
”令狐冲见他这份神情,知他是想寻死尸来吃,心下骇然,不敢多说,又即闭眼入睡。
第二日早晨,向问天道:“兄弟,这里除了青草苔藓,什么也没有,咱们在这里挨下去,非去找死尸来吃不可,可是昨天跌在这山谷中的,个个又老又韧,我猜你吃起来胃口不会太好。
另外,这里向问天还说,昨天被他杀的尸体个个又老又韧,更进一步让人怀疑他以前是不是吃过类似的。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是林远图领悟的方证大师曾经提到葵花宝典三百来年无人练成,而华山派剑气二宗的祖师看了葵花宝典后,也是完全不能理解,看他们的情况更是完全不知道葵花宝典要自宫这么重要的事情。
真实情况很有可能是,在这本葵花宝典上,最初并没有写明要自宫这件事,因为葵花宝典的创始人极有可能对此事深以为耻。
为什么敢这么说,便在于从上述剧情和林平之岳不群修炼辟邪一帆风顺的对比,无论是林平之还是岳不群,学武的资质都称不上天才,东方不败、林远图能练成无数人练不成的武功也还罢了,岳不群、林平之也可以那是断无此理。
很可能是原版的葵花宝典只记录了武功,却缺少了“自宫”二字,因此剑气二宗的祖师岳肃和蔡子峰完全看的一头雾水,但资质和修为远过于他们的林远图却领悟了要诀在于“自宫”,并写在了辟邪剑谱上。
而岳肃、蔡子峰笔录的残缺版葵花被魔教抢走后,魔教的能人可远比五岳剑派要多,也推测出了必须要“自宫”,把葵花宝典给完善了。
少林三战中岳不群挑战令狐冲无论胜负都是赢少林三战的最后一战是由岳不群对战令狐冲,此战岳不群无论是胜是败,都是对他有利。
赢了声望大涨,令狐冲重归华山派;输了让左冷禅放松警惕,以便在五岳夺魁中翻盘。
当然,有人会说师父输给徒弟不是很丢面子的事情,可是前面冲虚道长都说自己是令狐冲手下败将,这边岳不群输了也没啥,毕竟没人会认为华山派掌门武功比武当派掌门高。
日月神教对任我行大吹实黑书末任我行膨胀时日月神教人人狂拍任我行的马屁,但显然日月神教这些人也不是出自真心,只不过是在高压下不得已而为之,有一段经典的拍马屁剧情是,日月神教说孔子、关羽、诸葛亮都不及任我行。
但仔细看这段日月神教教众分明是在黑任我行。
又有一人道:“古往今来的大英雄、大豪杰、大圣贤中,没一个能及得上圣教主的。
孔夫子的武功哪有圣教主高强?
关王爷是匹夫之勇,哪有圣教主的智谋?
诸葛壳计策虽高,叫他提一把剑来,跟咱们圣教主比比剑法看?
”诸教众齐声喝彩,叫道:“孔夫子、关王爷、诸葛亮,谁都比不上我们圣教主!”跟孔子比武,跟关羽比智,跟诸葛亮比剑,这就是赢了能说明什么啊?
就好比你跑步比爱因斯坦快,然后你对外宣称爱因斯坦不如你,别人只会觉得你脑子有问题。
任我行死于关羽索命任我行暴毙使得一场正派与魔教的大决战戛然而止不免有些索然无味,而任我行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真的是因为耗尽心神?
其实不然,任我行最有可能死于关羽的索命。
金庸小说的世界观与三国演义、水浒传是一脉相承的,任我行在华山时直言关羽的武功不如他,而演义里的关羽曾经索命吕蒙,想来是听到了任我行的话,然后······关羽:你说你武功比我好,你下来,我们试试。
任我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