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红颜祸水,四大妖姬是谁?

2022-08-09
9 阅读

“四大妖姬”指的是中国古代四位倾国倾城——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晋之骊姬。

若仅仅如此,本不会将她们冠以“妖姬”之名,毕竟美丽无罪。

可是传说这四位都曾主动或被动令君王做出一些倒行逆施、危机到国家存亡的恶事,故而才被称作“红颜祸水”,并冠以“妖姬”之名。

当然了,至于传说是故事还是历史真相,就由您自行判断了。

夏之妺喜施部落酋长的妹妹,有施国公主,生得美艳动人。

有关妺喜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夏桀执意血洗有施氏,不准投降,有施氏知道夏桀生性好色,于是将全国最美的女子——公主妺喜送给夏桀,因而得以保全,妺喜到了夏都,见宫殿陈旧而不喜,桀王为了讨好妺喜,造倾宫,筑瑶台,用玉石建造华贵的琼室外瑶台,以此作为离宫,据说桀自从得到妺喜,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无有休时。

并置妺喜于膝上,听用其言,这也就是常说的“后宫干政”。

另外妺喜喜欢听“裂缯之声”,夏桀为了让她高兴,就命人把缯帛撕裂,以此为乐。

后来,夏桀攻打岷山,岷山氏效法有施氏,也献了美女,而且是两个,一个叫琬,一个叫琰。

于是喜新厌旧的夏桀渐渐冷落了妺喜,这使得妺喜心生怨恨,暗中为商汤送去情报。

可笑的是夏灭后,商汤并没有感谢妺喜,妺喜也落得惨淡收场。

另一种说法是有施氏是忍辱负重,送妺喜实际是让她迷惑夏桀同时做间谍,也就是说妺喜从一开始就是带着任务去的,后来和伊尹联合灭掉夏。

不过这和越国献西施于夫差高度相似,而且妺喜如果做间谍也应该外合有施氏,联合殷商即便灭掉夏,又如何保证殷商之后不会对有施氏出手呢?

所以个人觉得这个说法可信度不高。

商之妲己四大妖姬中妲己的知名度大概是最高的,但是并非因为历史,而是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书中的妲己本是善良、识大体、勇于牺牲的好姑娘,在进朝歌的途中被女娲娘娘派来的轩辕坟三妖之一千年狐狸精害死,狐狸精从此借妲己的身躯开始祸国殃民。

据说演义中妲己造虿盆、炮烙、敲骨剖腹、残害忠良这些事迹都是历史记载的,然而这个所谓的史料个人觉得可信度并不高,毕竟那个年代的历史记载少之又少,很多都是大周为了宣扬正统性蓄意抹黑的。

纣王这个人刚愎自用了一辈子,得到妲己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不太可能被一个女人左右自己的想法。

而且妲己本是有苏部落女,是纣王征剿有苏部落后得到的战利品,地位未必会有多高,纣王即便宠爱她,也只是把她当做一个泄欲工具,爱的仅仅是美色。

另外,妲己的准确称呼应该是“己妲”。

根据现有的甲骨文资料看,记载的恶行都是有关纣王的,并没有提到妲己。

加上妲己的故事几乎就是一个翻版的妺喜,所以有人猜测,有关妲己祸国殃民大概是民间一些文人仿照妺喜捏造的,毕竟按照“惯例”,亡国之君身边总要有个蛇蝎美人才行。

周之褒姒周幽王得褒姒的过程跟夏桀得妺喜、纣王得妲己如出一辙。

周幽王征伐有褒国,褒人献出美女褒姒乞降,幽王甚为宠爱,立为妃,宠冠后宫。

翌年,褒姒生子伯服(亦作伯般),幽王对她更加宠爱,竟然废了原来的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太史伯阳因而感叹周室早晚要大祸临头了。

提到褒姒,自然而然会让人联想起那个经典故事——烽火戏诸侯。

说的是褒姒是个冷美人,平时很少笑,偶露笑容,艳丽迷人、倾国倾城。

周幽王不惜重金悬赏,就为了博褒姒一笑。

虢国石父献出“烽火戏诸侯”的“妙计”,于是周幽王同褒姒并驾游骊山,燃起烽火,各路诸侯见状各率兵马救驾,结果发现平安无事,只得退兵回去。

褒姒看见一队队兵马像走马灯一样来来往往,各个灰头土脸,不觉启唇而笑。

幽王大喜,却因此失信于诸侯。

等到犬戎兵至,幽王再燃烽火,诸侯不再出兵救援,以致幽王被杀,褒姒被掳。

但是说实话,这怎么看都仅仅是个故事,其中不合理也不实际的地方太多,所以跟妲己相似,周亡国,褒姒成了那个“祸国殃民”。

晋之骊姬丽姬有迹可循的历史资料多一些,不同于其他三位故事成分较大,丽姬在历史上真的算得上“祸国殃民”。

丽姬是春秋时代骊戎国君的女儿,有姿色,工于心计,被晋献公虏入晋国,成为妃子(也不怪这些女人不干好事,全是被抢的)。

她用计离间晋献公与申生、重耳、夷吾父子兄弟之间的感情,并设计杀死了太子申生,制造了“骊姬倾晋”。

丽姬是一个天生的阴谋家,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登上国君之位,与晋献公恩宠的戏子小施私通,并用其计从太子申生下手,同时买通大夫梁五和嬖五,里应外合蛊惑晋献公支走了申生、重耳、夷吾,只留自己和妹妹生的儿子在晋献公身边,伺机行废立之事,史称“二五害晋”。

同时自己不停吹枕边风,甚至在晋献公的饮食中下毒,并嫁祸给申生,诬陷重耳和夷吾,使得最终申生自杀,重耳、夷吾离国而走。

当然了,善恶终有报。

献公死后,丽姬的儿子奚齐虽然继位,不过却被大夫里克等杀死,立公子夷吾为晋惠公,后骊姬诬害太子罪迹暴露,也因此被杀。

总体来说,有关四大妖姬只有丽姬的历史资料较多,可信度也较高,其他三位更像是故事中的背锅侠,毕竟再昏庸的君王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的败亡总是要有很多客观因素存在的,于是妺喜、妲己和褒姒就成了重要的“客观因素”,不得不说这就是封建王朝女子的悲哀。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