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穷的时候是怎么过来的?
我睡过两次防空洞。
最后一次睡的时候也是在一个冬天,那个位置我忘了,防空洞就在城门口。
因为涉及到隐私和一些其他问题,具体位置就不说了。
当时,我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找人。
下午两点从A市坐长途汽车到B市,到B市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冬天,天黑得早。
我下车的时候,才发现钱包被人扒走了,身上只有一些零钱,就连朋友的地址也掉了,当时是写在一个字条上。
真是举目无亲,也没有电话,当时连BB机也没有。
我凭着依稀的记忆,到处问人。
虽然问到了朋友的大致方位和小区,但是,可能是我记忆出了错,我敲了很多门,都不对。
一直到晚上9点,我都没找到人。
天上下着雪,鹅毛大雪那种。
没地方睡,没东西吃,我也饿了,我就开始到处找自来水管,以水充饥。
那年头,一些老旧的楼房下面,还是有一些公用的自来水管,虽然都上了锁。
不过,我实在扛不住饥饿,用砖头把锁头敲掉了,对着水龙头喝了个饱。
但是,喝水不管用啊,分分钟就饿了。
我看身上还有一些零钞,也不敢乱用。
我就沿着大街漫无目的地走着,后来,我拿出一部分零钞,买了一包烟。
我是那种宁愿饿着,也不能缺烟的那种人,精神焦虑是面包无法解决的,当然,我还是买了一袋发饼,本来想买馒头,但是找不到这种店子。
我大概走了几个小时,那个城市很小,我都快走到城市的边界了。
这时,我发现一个山壁下有个黑洞洞的门,上了锁。
我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但觉得洞里肯定比外面好,就用石头把锁敲掉了。
那锁头加链子,都已经生锈,很容易打掉。
然后我就进洞了,里面遮风避雪,很是暖和。
我一直走到最里面,时不时地用打火机看看路,倒也没什么可怕的。
我当时就确定,这是一个废弃的防空洞,里面还有一些简单的设施,木头架子什么的。
在里面七拐八拐到了深处,我也顾不上那么多,用木头生了一堆火,倒在旁边就睡觉。
其实也睡不着,这人生地不熟的,还是个野位置,里面有没有蛇虫鼠蚁都不好说,反正就是半睡半醒这样熬,一点响声,我就会醒。
那是我生平睡过的最漫长的一个夜晚,一直到早晨醒来,总感觉身体像有问题似的,又说不上来哪里不舒服。
早上,我又跑回城里,想凭着记忆去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到我朋友。
但是,我不想再这么没效率的步行,所以,我弄了一辆自行车,这也是没办法。
我骑着破烂自行车,在城里穿了大半天,一无所获。
到了下午,我再也扛不下去了,自行车一扔,打算回家。
但是没有钱买票啊,所以我决定坐一次飞车。
拿定主意后,我就在路边等车,没多久就来了一辆长途汽车,上车后,屁股刚坐稳,乘务员就来买票。
那一刻,真是尴尬,我本来想显得霸气一点,就坐个飞车怎么了,但总归底气不足,我结结巴巴说,我来这里找朋友没找到,钱包被人偷了,实在没钱买票。
乘务员是个妹子,一脸奇怪,一脸的不高兴,但是她没有指责我,也没说什么。
我见她态度不是那么恶劣,我就说,等我回家了,我再给她钱,我保证不会食言。
妹子也很无奈,头一扭,回座位上去了,我也如释重负。
我一路睡到终点,下车的时候,我跟妹子又保证了一次。
几天后,我来到那家长途客运站,如数奉上车票钱,她倒是很意外地笑了。
自从体会过这种没钱的滋味,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我习惯在身上到处放钱,现在我也喜欢在手机壳里放几张一百的。
而且,我买衣服,绝对不会买没有口袋的,我喜欢穿那种大小口袋很多的衣服,比如工装,有时候,我把钱卷起来,放在小荷包里,很多时候我自己都不记得了,每当没钱的时候,我就去翻衣服,总能有一些收获。
即使是现在我用钱,我喜欢把一百的买包烟打开,然后零钱就随便丢在家里的什么角落,等某天没钱的时候,我会记起它们。
这种决策行为,可以看做是对不确定性生活的一种回应。
在我们不确定明天和不幸谁先到来的今天,未雨绸缪可以提升人的安全感。
所以,我不仅仅喜欢把钱分散到各种地方存放,我也会更多地发展赚钱的渠道,单一的渠道总是会让人缺少安全感,就像我们现在工作之余还要做副业一样,本质上,就是未雨绸缪,更多的巩固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