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嫡庶之争,贾府的旁支为何穷的揭不开锅?

2022-08-09
11 阅读

《红楼梦》中贾府显赫了近百年,如果以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作为第一代,目前宁国府是第四代的贾珍袭爵当家,荣国府是第三代的贾赦袭爵、贾政当家。

同时宁荣二府也都已经有了第五代:宁府的贾蓉,荣府的贾兰。

宁荣二府本家的生活水准虽说比起过往已经直线下降,但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依然奢侈无比。

然而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贾府旁支的日子却像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同样都是宁荣二公的后代,他们为何会与主家之间有如此巨大的差距呢?

贾府旁支:贾芸剧照为生活而挣扎的贾府旁支荣国府的老祖宗贾母,即第二代荣国公贾代善的夫人。

她有一个专用的大厨房,里面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

换句话说,贾母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还能保证每天都不重样。

宁国府的长孙媳妇秦可卿去世之后,公公贾珍给她办了一场超级规格的葬礼,光是一副樯木板的棺材就价值千金。

另外因为秦可卿之夫贾蓉只是个黉门监(即国子监的生员),灵幡经榜上写名字时不好看,贾珍又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为他捐了一个正五品的龙禁尉。

你看看,贾府的主家花起银子来眉头都不皱一下。

和他们一对比,贾府旁支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艰难,我们不妨来举几个例子看看。

秦可卿剧照贾代儒据原文,贾府在京中共有八房,都是宁荣二公的后代。

换句话说,“代”字辈的贾代儒,和贾母平辈,是如今贾府中辈分最尊之人。

如果贾代儒是宁国公的儿子,那他就是当今族长贾珍的叔祖。

如果贾代儒是荣国公的儿子,那他就是二代荣国公贾代善的弟弟,当今贾府老祖宗贾母的小叔子。

在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之中,贾代儒的孙子贾瑞因为贪图王熙凤的美色,大冬天的被浇了一头粪水,就此发起病来,一来二去到最后要靠“独参汤”续命。

贾代儒吃不起,只能扯下老脸来荣国府讨人情,不想又被王熙凤给糊弄过去,最终导致贾瑞一命呜呼。

倏忽又腊尽春回,这病更又沉重。

代儒也着了忙,各处请医疗治,皆不见效。

因后来吃“独参汤”,代儒如何有这力量,只得往荣府来寻。

贾代儒剧照贾璜在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之中,贾宝玉和秦可卿的弟弟秦钟一起去贾家义学读书。

因为二人关系亲密,渐渐地在学堂中闹出了绯闻,秦钟更是和同窗金荣闹出了矛盾。

眼看的秦钟吃了亏,贾宝玉在为其出头之前,先问了一下金荣是哪一房的亲戚。

小厮茗烟告诉宝玉,金荣是是东胡同子里璜大奶奶的侄儿。

所谓的璜大奶奶,就是贾璜的妻子。

据书中的原文,贾璜也是贾家玉字辈的嫡派。

然而在茗烟的眼中,他们夫妻俩的形象极其不堪:茗烟在窗外道:“他是东胡同子里璜大奶奶的侄儿。

哪是什么硬正仗腰子的,也来唬我们!璜大奶奶是他姑娘。

你那姑妈只会打旋磨子,给我们琏二奶奶跪着借当头。

我眼里就看不起他那样的主子奶奶!”你看看,身为贾府的嫡派子孙,贾璜夫妻二人也只能守着些小的产业,又时常去宁荣二府请安奉承两府的当家人尤氏和王熙凤,这才勉勉强强混了个稍稍体面的日子。

贾芸贾璜夫妻好歹小日子过得还行,比他们还小一辈,同样也是贾府嫡派子孙的贾芸,日子就艰难多了。

由于从小丧父,家中又没有什么产业(就算有,可能也已经被他舅舅卜世仁给吞了去),生计十分艰难。

王熙凤剧照当时贾府正在为了修建大观园而大兴土木,嗅到商机的贾芸先是想空手套白狼,去求所谓的“二叔”贾琏谋个差事。

此事不成之后,贾芸又一咬牙从泼皮无赖倪二手里借了十几两银子,买了冰片麝香去向王熙凤行贿,这才得了一宗监种花木工程的差事。

想想贾珍为儿子贾蓉捐官,一出手就是一千二百两。

贾芸借钱向王熙凤行贿,能借到手的也不过十五六两银子。

贾芸和贾蓉都是贾府第五代子孙,可是境遇却相差如此之远,究竟又是因为什么呢?

嫡长子一家通吃从文中来看,贾府旁支只是和主家相比寒酸许多,但也没有到穷得揭不开锅的地步。

比如贾代儒是贾府义学的司塾,即使秦钟这样的关系户要入学,也得乖乖地奉上二十四两贽见礼。

换句话说,后来贾瑞染病,贾代儒只是花不起“独参汤”的钱,他四处求医问药其实也花了不少钱的。

至于贾璜,我们上文说了,虽然有璜大奶奶跪着跟王熙凤借“当头”的丑事,总体上还可以维持小康的生活水准。

甚至于其中最为落魄的贾芸,家中都还有小丫头。

所以贾府旁支的“穷”,是相对主家来说,和我们普通老百姓概念里的穷不是一码事。

贾珍剧照那么造成这种贫富差距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嫡长子通吃制。

我们知道第一代宁国公和荣国公是帮助先皇登上九五至尊的关键功臣,二人位高权重,自然是攒下了大量的爵产。

比如在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之中,就写到了黑山村的乌庄头千里迢迢来送年例。

虽说在贾珍看来乌庄头又在装憨,但以我们普通人的眼光来看,这单子上面的东西着实不少。

而这样的庄子,宁国府一共有八九个,而荣国府的庄子更是宁国府的几倍。

贾珍皱眉道:“我算定了,你至少也有五千两银子来,这够做什么的?

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涝,你们又打擂台,真真是又教别过年了。

”乌进孝道:“爷的这地方还算好呢!我兄弟离我那里只一百多里,谁知竟大差了。

他现管着那府里八处庄地,比爷这边多着几倍,今年也只这些东西,不过多二三千两银子,也是有饥荒打呢。

”这些东西一般会分为三份,一份祭祖,一份自用,另一份分给族中的子侄。

但不管怎么说,贾珍作为宁国府的爵位继承人,他自然是拿大头。

换句话说,这些爵产,是维持宁荣二府体面生活的基础。

但是像贾代儒、贾璜、贾芸这些旁支,仅仅能够享受一些微薄的福利而已。

像贾府这样的人家,儿子们长大成人自然要成亲。

除了嫡长子(即爵位继承人),其他不论嫡子也好,庶子也罢,婚后都要搬出宁荣二府。

我们拿贾宝玉和贾环来比较,这两人一个是贾政妻子王夫人所生的嫡子,另一个是贱妾赵姨娘所生的庶子。

虽然因为贾母偏爱的关系,贾宝玉目前在荣国府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但他一旦成婚,就必须离开荣国府,因为爵位继承人是他的堂兄贾琏。

贾宝玉剧照到了那个时候,无论是大明律还是大清律,析分家产的时候并不论嫡子还是庶子,大家平等。

贾宝玉可能会拿到贾母和王夫人的一些体己,但也仅此而已了。

他倘若不能从科举出身,那就是又一个贾代儒,只会慢慢地坐吃山空。

结语:荣国府的二老爷贾政为什么要盯着贾宝玉读书?

是因为他深知自己没有爵位可以承袭,一旦贾母去世,他就要搬出荣国府,府中偌大的爵产都要归大哥一等将军贾赦支配。

此外贾政不过是个工部员外郎,他为官又比较清廉,自然也没有额外的银钱可以进项。

所以贾宝玉要是不能好好读书从科举出身,他就只靠着分家拿到的一点点财产生活。

或许贾母会有一笔丰富的私房钱给他,足以保证他这一生的富贵生活。

但是宝玉的子孙呢?

他们可不会再拿到任何的私房钱了。

换句话说,贾宝玉的子孙,慢慢就会像贾璜、贾芸一样,和他曾经享受的生活渐行渐远。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