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有多少个藩王,养这些藩王每年需要多少钱?

2022-08-09
57 阅读

在明朝初期,朱元璋累计分封的藩王数量在25个,数量其实也并不是太多,熟悉的便有燕王、晋王、周王、宁王、代王、蜀王等,后面的明朝皇帝也有新立藩王,但是数量比较稳定,大体不超过30。

直到明朝崇祯年间,明朝累计分封的藩王,在除去绝嗣、撤藩、消藩等系列操作后,明朝末年的藩王也才27人。

至于明朝皇室养这些藩王,每年需要花掉多少银子?

先提一句,在洪武年间,明朝的正一品官员月俸在87石左右,折算人民币差不多一万出头,这和现今互联网大公司普通员工收入差不多。

在明朝,藩王的主要运行靠朝廷的岁禄,根据《明史 食货志》记载:洪武九年,朱元璋规定诸王公主的岁禄供之数。

亲王,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棉二千两,盐二百引,花千斤,皆岁支。

马料草,月支五十匹。

粗略折算成人民币,保守估计藩王的年均生活费在7000万人民币左右。

那么,以明朝末年的27个藩王,明朝皇室每年就需要向藩王支付近19亿的生活费(事实上,还可能会有增加支付费用),基本开支还能应付。

但是,亲王的世子袭爵,其他儿子都是郡王;郡王的长子袭爵,其他儿子要封镇国将军;再往下,镇国将军的儿子们,要封辅国将军,辅国将军的儿子封奉国将军,奉国将军的儿子封镇国中尉。

而从财政开支说:亲王的固定工资,即禄米,每年就有一万石,郡王是两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

有藩王一口气生了一百个儿子,自己都认不清这些儿子。

如此世代传承,宗室里靠国家财政养活的寄生虫,可以说以几何级数增加。

各类爵位,都有数额规定,累积下来,本身就是个天文数字。

嘉靖八年时,资格最老的周王藩的禄米就高达690252石。

再到嘉靖三十三年,周王藩的岁禄,已经和河南一省的田赋夏税收,旗鼓相当了。

最后到嘉靖四十三年,周王河南总的宗禄就已经达到192万石,而当时作为河南一省政治中心的布政使司关总存粮也才84万石左右。

到明朝末年,朝廷已经拿不出太多的银子给藩王了,许多藩王早年间更多靠着自己的产业“养家糊口”,比如山林酒课等,其中周王藩还直接涉足当时灰色产业-青楼,城内青楼的收入都是由亲王直接控制,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所以说,当时像周王藩这样的经济富足,也可以算是富可敌国了,却依然可以,名正言顺享受朝廷每年下拨的岁禄,简直是锦上添花。

嘉靖年间明朝御史林润的奏折里说:天下供应京城的粮食,每年四百万石,但各王府消耗国家的粮食,每年却有八百万石。

具体到地方上,军事重镇山西省,每年存留粮食一百九十万石,但当地王府消耗粮食,却有三百多万石。

河南省存粮九十四万石,当地藩王消耗粮食,却有一百九十多万。

也就是说,全国的税粮加起来,也填不满藩王的嘴。

这个群体消耗国家财政,却不为国家产生税收财富。

明朝覆灭,不冤枉。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