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在安庆兵败后为什么不撤回天京?

2022-09-20
22 阅读

陈玉成(1837-1862),广西藤县人,父母早亡,出身贫苦。

“金田起义”时,他年仅14岁,就与叔父陈承瑢参加了太平军,在之后的12年内,他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力撑太平天国半壁江山的“英王”。

可陈玉成在1861年没有解下安庆之围,困守庐州,最后被镇守寿州的苗沛霖所骗,被清军所俘虏,残忍杀害。

失去安庆后,陈玉成其实也可以返回天京,当时的天京城内没有出色的大将,陈玉成回去恰好可以主持天京防务。

但是他为何没有这样选择呢?

心高气傲的英王陈玉成之前太顺了!这让他无法容忍自己的失败。

还在十六七岁时,陈玉成就率五百多太平军攀上了武昌城,九江战役中,他引军趋至九江,配合林启容苦守九江,牵制了湘军很大的军力,终于使得石达开在鄱阳湖全歼曾国藩水师。

后来他与李秀成等人联手,攻破江北大营,拿下苏州,之后又击破江南大营。

天京事变后,天国内部继续年轻的力量,陈玉成被逐渐提拔上来。

1858年底,陈玉成与捻军联手取得三河大捷,一举消灭了湘军悍勇的李续宾及其部下六千多人,名扬海内。

1859年2月,陈玉成破庐州,生俘清朝巡抚级大员李孟群。

受封“英王”,之后二破江南大营,逼得清朝在江南的统帅和春服鸦片自杀。

再之后,太平军开始二次西征,陈玉成也是势如破竹,直到安庆被攻破。

对于安庆的执着安庆乃“吴楚咽喉,江淮腰膂”,正处江西、安徽、湖北要冲之地,军事地位极其重要。

如果坚守住安庆,实际上就把守住了天京上游的大门。

清军也知道安庆的重要性,于是在1860年春,曾国藩派弟弟曾国荃主攻安庆。

天国高层立刻派陈玉成急赴安庆,洪仁玕、林绍璋、黄文金等人都各自统军驰援。

可惜由于战略部署出现问题,太平军在城外逐步被清军歼灭。

1861年秋,安庆终被清军拿下。

陈玉成从未遭到如此之失败,他没有脸面回天京见洪秀全,于是坐镇庐州, 上表天京,要求封部将陈得才、赖文光等人为王,分军去陕西,最终目的是让这些人在一路开辟过程中重新整出一支大军,再回来夺回安庆。

而庐州只有陈玉成一支孤军留守,他要等着这些人回来!除了要夺回安庆的决心外,陈玉成也深知,回到天京,恐怕自己就出不来了。

波谲云诡的天京深居简出的洪秀全听说安庆失守,勃然大怒,立刻下令把陈玉成、洪仁玕革职。

而洪氏亲族帮重新在天京掌权,酒囊饭袋洪仁发、洪仁达落井下石,极力打压洪仁玕等人。

而为了防止再次出现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这样的例子,洪秀全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肆封王——一下子封了二千七百多个王!此时被革职的陈玉成如果回到天京,恐怕轻则被架空无权,重则被下狱问罪,甚至性命不保!同治元年(1862年),困守庐州的陈玉成接到苗沛霖的密信,表示说要迎接英王到寿州,要把手下四旗人马都交予陈玉成,直扑汴京,横扫北中国。

信以为真的陈玉成冲出庐州投奔苗沛霖。

结果到那里被苗沛霖所俘,交给了清廷,被凌迟处死。

陈玉成之死,象征着太平天国回光返照的结束。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