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贮藏(储蓄)钱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10102条回答。
方法无非这几种:第一,藏在家里。
古人的钱大多是藏在家里的。
当时有钱人会将家中的金银熔铸成大锭的元宝或者类似的东西,然后直接埋在家里某处。
民国有个作家帮助叔叔去处理一家分遗产的事情,就是先根据男主人生前的留言,将地下埋藏的金银元宝发出来,称重以后平均分为几个儿子。
1936年陕北红军发动东征,攻入山西境内。
在这里打土豪,红军收入很大。
在土豪家中,红军战士挖出不少重达100两的金银元宝。
这种元宝太重,在市面上是很难看到的,主要就是用于埋在地下的。
当然,一些古人会选择藏在夹墙内,有的则会掉在房梁上。
不过,这两个都不太安全,可能会被盗窃。
为什么鼓上蚤时迁擅长攀爬?
就是需要爬到房梁上偷东西。
第二,存入钱庄。
今天我们存钱到银行,还会拿一些利息。
古代富人也可以将自己的金银和珠宝存入钱庄,但对不起,不但没有利息,你还要支付保管费。
古代钱庄一般设有银库,通常是保卫严密的一个仓库,里面有若干上锁的大柜。
古代富人将财物存入钱庄,钱庄就会放入这些大柜中。
因为仓库有专人看守,加上定期盘查,肯定比你放在家里要安全一些。
不过,钱庄存在倒闭的可能性,要提防钱庄关门时候卷走你的财物。
第三,存入商店。
大家看电影《林家铺子》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林家铺子周边一些贫民,经常去铺子索要利息。
后来林家铺子垮台倒闭,这些贫民气的围在铺子门口闹事,最后还搞出了人命。
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古代大部分店铺都没有什么本钱,主要依靠向周边老百姓集资,这就是最早的民间集资了。
这种商店通常都是传了几代的老字号,老子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
他们需要大量本钱,就以今天银行的模式从周边贫民那里收取存款,同时给与一些利息。
放在家里和存入钱庄都没有利息,所以贫民比较倾向于存入商店。
当然,贫民理论上随时可以拿走在商店的存款。
所以商家要尽量制止这种情况,因为一旦他自己的本钱最多只占三成,一旦大量储户来提前,哪怕商店生意非常好,也会立即倒闭。
第四,私人放贷。
这同今天放贷没什么区别。
《红楼梦》中的醉金刚倪二就是放高利贷的。
他是一个泼皮无赖,又让老百姓家破人亡的本市,所以敢做高利贷这行。
普通老百姓则不会亲自去放贷,往往将本金交给醉金刚这种人,由他来放贷。
为什么醉金刚虽然是个无赖,却有讲义气的名声?
因为他是放高利贷的,如果不讲信用,就没人敢将本钱交给他放贷。
醉金刚收取高额利息以后,将其中一部分交给交给他钱的老百姓,其余就是自己利润了。
这么看来,醉金刚似乎是空手套白狼?
其实这行生意不容易做,最低程度如果债主自杀了,你就连本钱都拿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