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房子的建造成本,中等城市最多每平米1500元,为什么会卖到上万元呢?

2022-08-09
2 阅读

建安成本1500,卖价却上万了,究竟是为什么?

房价是怎么定出来的?

一起来挖挖,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01、建安成本1500,为什么卖价上万了?

其实,房地产开发成本还是比较复杂的、涉及面非常广,并不像农村盖房子,买点建材,请几个人搞下,房子就起来了。

房地产开发的成本大致有以下8项:1)土地出让金,就是买地的钱,比较直观地理解就是楼面价。

比如,楼面价8000多,就是说土地出让金这个钱折算成单价的话跟房价的一个直观对比。

如果不是招拍挂,是通过征收的话,还有安置补偿费和土地征用费,等等费用。

如果是通过转让或企业并购取得土地,就是转让款或并购价。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哪种方式取得土地,在办权证手续的时候,都还要缴一笔税费,一般是几个点,高的可能会超十个点,数字虽不大,但算成具体的钱并不少。

按最近几年本地的一些招拍挂项目情况看,楼面价8000多的盘,销售定价大概会在1W7左右,占比一般会在40%上下。

2)前期规费。

包括前期项目设计、规划、可行性研究、环评、土地“三通一平”,等等规费。

在这些费用中,“三通一平”可能开销最大!不过,也要看具体项目,有的拿地时就已经搞好了,随便搞下甚至不搞都可以,花费就比较少;有的现状比较复杂,就比较难整,可能上万个W都不一定能搞好。

3)建安成本。

也就是题主说的1500多,正常就是这个价,农村自己盖房子还不要这么多,1000上下就能搞定。

但地产项目一般都有地下室,如果层数比较多,功能比较复杂,可能挖好地下室,建安成本就要到2000多、3000多,甚至更高了。

一般来说,一个地产项目,地下部分比较多的话,预算一半的钱就可能花完了,地上垒砖部分其实开销并不算太大。

4)设施费。

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比如,供水、电、气、通信、排污、绿化、小区道路和小区地块间的市政道路、公园、河道整治等设施的对接、设计、建设及规费。

5)融资成本。

国企央企融资,一般在年化4%-6%上下,品牌民企往往在年化6%-9%上下,中小民企往往在10%-18%不等,高的甚至可能会超20%。

6)管理费用。

开发、建设、营销、售后等环节的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费用。

7)营销费用。

广告费、售楼部、样板间装修费、营销佣金、奖金等等。

8)其他费用。

比如,销售、工资、奖金等各个环节应纳税款;环保、城管等违规行为的罚款;购房人违约而连带产生的保证金损失,等等。

综合下来可以看出,建安成本其实并不是建房的最大项支出,土地出让金才是,而其他环节的费用,就要看具体的项目情况。

所以,建安成本才1500多,房子却要卖1W多,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有的项目楼面价才4000多,卖价也却1W多接近2W万,又是为什么?

可能是两种情况:一是拿地便宜,但其他费用却很高,不得不卖到这个价才能赚钱。

二是拿地便宜(可能拿得早),其他费用正常,但周边房价已经涨起来到1W多了,也可能卖这个价。

02、房子的卖价是怎么定的?

商品房价格不是政府定价,而是开发商自主定价,完成定价之后,再到不动产中心备案,后续销售的话,价格要接受监管。

那开发商怎么给房子定价呢?

主要考虑以下6个方面:1)成本。

拿地花了多少钱?

建安成本多少?

各种规费多少?

这些经过财务核算之后,会大体给出一个成本价,再加上项目预期利润,基本就能定出销售价。

项目销售价出来后,能不能得到消费者认可?

能不能按这个价格卖?

就需要进行市调验证,并结合以下几个因素合理调整。

2)区位。

包含大区位,就是房子在什么位置,比如,一环、二环,还是三环、四环这样的大区位;和小区位,比如,靠路边,还是靠小区中间?

市调的时候,周边卖多少?

同类型卖多少?

低一档的卖多少?

高一档的卖多少?

结合成本情况,基本能得出一个项目本身的预售价。

3)景观。

比如,靠中心花园、广场之类的就是“楼王”,价格自然最贵;而背对、远离主景观的就要便宜些,或者说优惠力度可能给大些;4)楼差。

高层建筑,中高层要贵些,低层要便宜些;电梯洋房的话,非顶层可能都比较好;5)朝向。

北向、西北、东北向都要更便宜,而南向往往最贵。

6)配套。

包括市政配套(学校、医院)、交通配套(地铁)、商娱配套(农贸市场、大超市、购物中心)等等,也会成为房价的加分、减分项。

综合成本和市调之后,开发商会形成一个销售价,销售价出来后,可能还会考虑销售策略。

比如,“低开高走”,也就是项目为了走量,尽快回款,可能会开盘价低,吸引客户进来后,再逐步提价。

但这样的话,前期的利润可能不高,而且给人的感觉可能品质不好。

也可能“平开平走”,就是相对平稳的销售价,这种一般在高端或高品质社区采用。

还可能“高开低走”,就是开盘价高,卖不动之后再调低价,或者加大优惠力度,采用这种策略的,除了项目本身定价过高之外,也可能是受到了市场行情波动影响,这两年的情况可能好些都会高开低走。

所以,房子的卖价并不是很随意的,而是有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定价流程的,并且这个定价还很关键,定价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和最终的利润率。

03、对买商品房的一些看法?

现在大家基本都有房了或者买过几次房了,买房的经验已经比较充足,就不多说怎么买房了,就说几点个人其他的看法:1)关于投资商品房。

买房是有门槛的,不管是首付完再按揭,还是一次性付钱,总之,你得有点钱才行!这就是门槛,不是任何人都能搞,这就决定了,买房永远会有一部分人被挡在门外,或者等他们条件满足了才能进来。

也就意味着,虽然目前楼市已经饱和了,很多人都有房了,但始终还有一部分人没房,始终还有一部分人要买房,这是什么?

这就是市场,也是投资的初心。

所以,即便楼市行情没以前那么好了,甚至开始有风险了,但作为投资,房子依然还有机会!因为市场还在,只是小了,但并没有消失。

那什么消失了?

躺赚的机会。

也就是说,投资商品房已经不只是有钱就可以了!还得有资源、人脉、专业知识和运气,还得懂政策、沉得住气。

2)关于买自住房的时机。

网上关于房子“泛滥”、“血亏”的言论有些多,导致有些买了住的不敢买,其实,个人认为还是要理性看待。

目前,房子“挤水”已经差不多,ZF已经在“救市”,在这种行情下,买家的议价空间其实比较大,有谈判的主动权,可能还是比较好的入手时机,关键税费政策、银行利率都比较优惠。

相比去年初、前年买的,不仅价格高,税费、利率也高,现在买就差不多已经赚了个首付了,还不满足?

3)关于“崩盘”。

日本曾经崩盘,但日本崩盘有它自己该“咎由自取”的地方,比如,疯狂炒地,信贷疯狂扩张,监管失灵,政治上对美的从属性,等等。

我们人口基数大得多,城镇化才刚脱离农业社会进入市民社会,而且有些还是“被市民化”的,实际的城镇化率并没那么高,加上我们市场大,自主性强,就算外面乱成一锅粥了,我们依然可以关起门来搞建设,我们的经济不容易被打坏,只要经济不出大问题,楼市崩盘的概率就很小。

所以,虽然目前楼市普遍遇到了困难,但我依然对楼市抱有信心。

更多观点分享,欢迎持续关注本号!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