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李玲玉的早年经历是怎样的,有哪些故事?
李玲玉老师,著名歌手、演员,中国流行音乐歌手、有名影视剧艺术家、被大家称为“甜歌皇后”,“最美玉兔精”。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歌坛曾经刮起过一阵“甜歌风”,委婉动听、甜美清新的小情歌让很多人为之陶醉,李玲玉正是当时“甜歌风”的代表,被大家称作“甜歌皇后”。
每天会在传达室收到很多好几麻袋的信,从全国各地方来的,那真的是麻袋,几麻袋几麻袋的信,他们那个传达室有个大爷老是说:李玲玉赶紧过来、把你的信取走。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李玲玉凭借甜美的外貌和甜美的歌声成为很多人的偶像,仅1987年一年里她就发表了二十二张甜歌风格的专辑,每一张的销量都在一百万以上。
很多人都知道,李玲玉是东方歌舞团的歌舞演员,是家喻户晓的“甜歌皇后”,却并不知道她之前是个越剧团的小生演员,其实李玲玉从一个越剧小生成为后来的“甜歌皇后”,这期间有着不少曲折的经历。
自己是因为小的时候长得比较可爱,就是谁见了自己都喜欢那种,然后你想我们那个年代、上小学的时候可能就是谁长得漂亮、就去学校的宣传队,那时候叫宣传队或者是体操队,所以自己算是比较被看好吧,从小学一直到中学。
在这个环境里面你会觉得说、慢慢你会喜欢这个,原来很多人喜欢我变成这个样子。
上世纪七十年代,李玲玉上中学的时候参加过一些专业艺术团体的考试,可是由于家庭出身不好,都在最后的关头被挡在了门外。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各大文艺团体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招生,李玲玉看到了希望。
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团体,自己一看他们招收的年龄都有限、都是小孩;剩下一个是北京红旗越剧团、是中央文化部的,上面写着中央文化部红旗越剧团来上海招生,越剧是跟南方人比较接近的一个剧种。
他们说,招收十二岁到十几岁的那个年龄档,但是二十五岁以下有专业水平的我们也允许接收,自己一看这个,反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专业水准,然后自己就去报名了。
李玲玉虽然出生在上海,但是对越剧她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然而考越剧团对于当时十七岁的李玲玉来说,是最后一个可以从事文艺工作的机会,她不能就这样错过,于是、李玲玉跟着唱片学了越剧名家徐玉兰的几个唱段,就壮着胆子去报名了。
自己把表格递上去,一看年龄就过了,自己这上面写的年龄一看已经过了,这么大、我们不招生了。
自己当时就挺生气,自己说我排了四个多小时、你们报上不说二十五岁以下都可以吗,然后有一个老师说、我们指的是有专业水平的,自己说你考都没考过我,你怎么知道我没有专业水平。
可能自己当时就急了,四个多小时、你怎么也得听听我唱得好不好。
自己可能嗓子很大,因为那时候报名的教室里面就是鸦雀无声的、声音很低,自己声音一喊,两边的老师都回头看自己,谁啊、怎么嗓子那么大,一看、所有的人可能目光停留在自己的长相上面就觉得从戏曲的感觉来说自己这个浓眉大眼是一个很好的扮相。
当时他们都点头说,那你就试试吧,你会什么?
自己是临时学了几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自己当时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唱的时候眉毛还竖起来,自己就刚唱了两句,行了、就让自己考了,就是同意自己报名。
1980年,十七岁的李玲玉进入越剧团成了一名小生演员。
小生是传统戏剧角色中的一个行当,指的是扮演青少年男子。
越剧的一大特点就是由女演员来反串男性角色,所以越剧小生都是由女性演员扮演的。
李玲玉当时学小生,不少人都觉得有些诧异。
自己的个性嘛,可能自己平时不说话坐在那里人家就会觉得说这个人很温顺、很温柔,只要自己一开口、嗓子一出来以后,纯属就是一个假小子。
自己小的时候喜欢爬树,多高的树一两分钟立马就上去,穿着球鞋,那个时候不是回力鞋嘛,他们小时候老穿那种鞋,他们家楼下有好多梧桐树、很粗的、上面有茂盛的叶子,然后很多树杈开了、已经很粗了,自己常常爬到最上面,然后在那个树枝上面躺着看书。
然后拿弹弓啊扔石头子,谁我讨厌了、我就扔谁。
一扔一个准,谁都知道那棵树是自己的树,所以小时候皮的是有名的。
进入越剧团的时候,李玲玉几乎是一张白纸,她从头开始学唱腔、练身段,凭着刻苦和悟性、一年后就开始崭露头角,在越剧《红楼梦》里扮演贾宝玉。
正当李玲玉梦想着将来成为一个越剧名角的时候,传来了一个消息,越剧团要解散了。
怎么办呢,学唱歌,最后他们老师那时候说,你唱歌、你的条件不错,你学歌吧。
那个时候流行歌还没有这么开放,只是当时成方圆、朱明瑛、程琳她们刚刚开始出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自己觉得对自己来说又是一个希望,我可以往这方面走,然后自己就开始偷偷地在排练厅里面练唱歌,买了一个录音机,学唱邓丽君的歌,然后又学唱朱明瑛、成方圆的歌曲。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卡式录音机的普及,港台的流行歌曲也渐渐传遍了内地的大街小巷,当时一些内地的歌手也开始模仿唱起了流行歌曲。
李玲玉也想学唱流行歌,但是她发现从唱戏到唱歌转变起来并不容易。
唱,但不懂得收、收不住,你比方说像徐老师唱得最经典的就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那个声音是往外放的、她不会说让你往里收或者说那个音区就一直在这个地方。
你唱歌的话,你不可能一下子就这么冲,“好花不常开”,是不是,是半唱不唱,一半是放、一半是收,就是在中间就开始收住了,所以当时自己学的时候哭得要死,自己就觉得我根本不可能学会,但是那条路说实话我们领导已经跟自己说过了这是唯一的一条可以帮助你的路。
当时,李玲玉打听到东方歌舞团正在招收演员,很想去试一试,便时常跟着朋友到团里看排练。
东方歌舞团的演出宗旨是把中国传统民族民间歌舞艺术介绍给国内外观众,同时也把外国健康优秀的歌舞艺术介绍给中国百姓。
当时它的节目给人最大的印象是“洋气”。
精彩绝伦的民族歌舞、别具一格的异域风情,而且团里群星荟萃、这让李玲玉对东方歌舞团更加憧憬,这一天、李玲玉终于得到了一个改变她命运的机会。
正好赶上东方歌舞团排练第四台亚非拉歌舞的时候、少一个这样能唱能跳的歌舞演员,突然之间想到还有一个李玲玉,马上给自己打电话、自己就去了。
去了以后,老师就把这个情况跟自己说,说这个对你来说是一次机会,你要是把握住呢、你就可以走下去这条艺术之路。
自己当时觉得像抓了一个救命稻草一样,他们给了自己一张碟、就是磁带,里面有三首朱明瑛唱的歌曲,让自己回来学,说下个礼拜你就过来,我们听听你的乐感、模仿能力,自己天天在家里练、在练功房练。
完了到了下一个礼拜自己就过去,他们一听都傻了,就觉得自己模仿得特别好,当时就说要用自己。
然后就只是说是试用自己,自己就开始进了东方歌舞团,跟那个舞蹈演员开始练舞蹈,然后跟我(他)们东方歌舞团教声乐的一个老师练唱歌。
苦练几个月之后,李玲玉终于登上了东方歌舞团的舞台,演出了缅甸、巴基斯坦等国的传统歌舞,她的表现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整个晚会结束以后,自己谢幕谢了三四回,就是一直经久不息,全体都站起来。
自己当时心里一种谈不出是感动,就觉得终于石头掉下来了,当时王昆团长跟领导上来握手的时候,自己记得王昆团长还上来拧了一下自己的脸,上来、不错呀你。
所有的领导上来跟自己握手,恭喜恭喜,唱得非常好、跳得很好,第二天、第三天,自己的关系就转过去了、转到东方歌舞团。
李玲玉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东方歌舞团、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那时候凭着过人的天资和不懈地努力,她很快成为团里东南亚歌舞的王牌。
除了到各地、各国演出,她还经常被请到电视台去表演。
1987年,一次在中央电视台的演出开启了她与《西游记》的因缘。
自己扮演的是巴基斯坦一个少女的形象,当时在中央电视台播的时候,导演可能正好在看,哎、这个就是我要选的那个印度公主。
因为印巴地区的形象、服装几乎都差不多,所以一看、这个女孩赶紧去找去,就到了东方歌舞团,跟他们艺术组的老师就是业务组的老师,说要借自己一个月。
当时《西游记》剧组正在给《天竺收玉兔》这一集找演员,李玲玉凭借着一段巴基斯坦舞蹈被导演杨洁相中,加入了《西游记》剧组,那是她第一次参与拍摄电视剧。
因为自己不太懂得镜头跟演员之间的关系,自己会觉得自己还站在舞台上唱歌、想怎么动就怎么动,镜头不是,它给你圈的这一块,你跟对方要说话、对台词的时候、演戏的时候你不能出了这个圈,所谓的给你拿一个黑胶条粘在你这上面,就是你的位置。
自己经常说着说着我就动了,说着说着后脑勺就过去了,在舞台上它是整个给人感觉是个视觉很全面的一个东西,但是你要表现在屏幕上面你不可以这个动作很大,对吧,所以自己旁边的动作就变成是我这样的,你看所有的动作都是在前面,包括脑袋晃什么都是在前面,自己不可以很大,一大了以后就跳出去了,所以导演说就是集中一点,所以当时自己编的所有的动作、所有的这个动作都是在前面,包括眼神。
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这个场景、这段歌舞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许镜清老师希望说在很多地方希望有一些异国的味道,所以自己在唱腔的方面选择了很多颤音和嗓音上的一些控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