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是什么?
谢谢你的体提问,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
狭义的精神卫生是指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进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重归社会;广义的精神卫生是指促进健康人增进精神健康以及精神医学方面的咨询。
精神疾病主要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痴呆症、智力残疾和包括自闭症在内的发育障碍。
5种反常去看精神心理医生:性格改变:“突然间像变了个人”,这是许多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描述。
如果一个人在某段时间性情大变,疑心重重,胡乱推理和判断,认为身边人都跟自己过不去,走在路上觉得被跟踪,认为别人讲话是在议论自己;或自作多情,认为不相干的异性喜欢自己等,要高度怀疑是否有被害妄想等思维障碍。
情绪异常:情绪异常是非常普遍的精神心理症状。
有的人表现为成天闷闷不乐,不爱搭理人,对原来喜欢的事提不起兴趣,觉得活着没意思等;还有人情绪高涨,自我感觉特别好,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部分患者还可能无故发笑,但表情淡漠,或无缘无故紧张、害怕等。
意志减退:受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问题困扰时,人的“生活热情”可能被突然打断。
原来积极热情的职场精英,可能变得工作马虎、消极怠工、迟到早退;原来好学上进的孩子可能成绩一落千丈、上课走神、作业一塌糊涂,甚至懒散、不修边幅,成天躺在床上不想动。
神经衰弱或躯体异常:有的心理问题首先影响身体,出现头痛、失眠、多梦易醒、月经紊乱、倦怠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表现;或者身体反复出现不适却查不出原因,比如腹痛、头晕、胸痛、胸闷,甚至肢体无力等。
行为动作异常:妄想、幻觉等症状可能使患者出现一些令人费解的异常行为。
比如对空叫骂、喃喃自语,做莫名其妙的动作;或者动作麻木迟缓、僵硬机械,无故呆立、呆坐,或长时间发呆等。
感谢提问,想要了解更多精神卫生相关内容,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头条号 “李医生的小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