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日本、德国为什么成不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五常席位,成为世界大国争相夺取的香饽饽,可谓是一“常”难求。
尤其是日本,早在上世纪1980年代仗着自己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竟然恬不知耻地公开提出“入常”,甚至在后来与德国、印度、巴西这三个想入常的国家组成“四国入常联盟”,打算以抱团的方式集体冲进联合国安理会。
然而,入常之路对他们四个国家来说,变得遥不可及,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有一个国家能顺利获得五常席位。
日本和印度最感到憋屈,几乎每届美国1号人物都会高调表态支持印度和日本入常,但都是打嘴炮,口惠而实不至,美国没有一次主动为了支持印日两国入常而付诸有效实际行动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印度、日本、德国、巴西四个国家争取了这么长时间,联合国安理会就是不接纳它们呢?
其实,这是由联合国的自身原则、大国的利益平衡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我们知道联合国安理会成立的背景,就是在反法西斯同盟胜利的基础上,才诞生了5个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在二战时期,中国、美国、苏联(俄罗斯)、英国、法国都是盟友,属于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一员,合力击败了法西斯轴心国。
想入常的日本和德国都是二战的法西斯战败国,至今都有美国的军事驻扎,犹如被占领一般,有什么资格加入五常呢?
!再说了,联合国安理会五常要想扩员,不是什么国家想入圈就能入圈的,有三道坎必须全部过关,缺一项都不行。
第一道坎是原则同意。
五常国家在联合国的核心地位受到联合国宪章保护,而联合国宪章又是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四国入常联盟”要想挤进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圈子,必须修改联合国宪章。
大半个世纪以来,联合国宪章几乎没有怎么大动过,更没有因为安理会扩员而变动,哪个想入常的国家能确保联合国193个正式成员国都同意修改联合国宪章呢?
这是个原则问题,是为了某些国家的私人利益而变动的联合国宪章,想必支持的国家寥寥无几,那么联合国宪章的修改进程就无法展开。
第二道坎是五常同意。
鉴于五常自成立起就拥有一票否决权,因此有另外的国家想加入五常,都必须得到五常国的一致同意才行。
我们别看现在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都支持印度加入五常,美国支持日本加入五常,试问有哪个是真心的呢?
至于德国和巴西,受支持的国家就更少了。
对于五常国家来说,一票否决权是自身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体现形式,一旦拥有否决权的国家多了,那么后入常的国家就能对老五常国形成掣肘,我就不信美国、英国、法国那几个霸道国家会允许日本这样的小弟跟自己分享权力;尤其是俄罗斯,在日本极端反俄的背景下,一定会对日本入常一票否到底,他想入常,没门!第三道坎是非洲同意。
非洲地区没有一个国家在五常的圈子里,但是却对新入常的国家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加入五常,都必须联合国193个成员三分之二多数同意票才可以,而非洲地区有54个联合国会员。
这就意味着没有非洲大部分国家的同意,新入常国很难获得三分之二的赞成票,那么入常就彻底没戏。
可现在日本、巴西、印度、德国四个国家在非洲的影响力和声望普遍较低,早在“入常四国联盟”刚成立初期推动入常改革时,就被非盟否决过一次,非洲的不满在于常任理事国有太多的西方代表,而非洲地区却没有一个,肯定会加以阻止“入常四国联盟”。
所以说,印度、日本、德国、巴西这四个“入常联盟”想在21世纪入常,很大程度上是看不到了,既是因为他们的入常动了现有五常的奶酪,搁谁谁都不同意别人在自己碗里分食儿,也是因为“入常四国联盟”没有广泛代表性,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