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90后的有些女人非常反感重男轻女的思想,可是他们这批人结婚后,幼儿园中还是男孩多女孩少,你怎么看?
首先,90后的女人只是反感而已,但却也挣不脱重男轻女思想的各种束缚,生男孩的意愿始终都大于生女孩,为了完成更大的意愿,自然会尽力而为生男孩,所以男孩比女孩多实属必然。
我同事阿菊是90年的,她老公阿斌是91年的,两人都是大学毕业生,阿菊是我们项目上的资料员,阿斌是项目工长。
阿菊2014年12月生下她的大女儿,当她婆婆听说她生的是一个女儿时,连看都没看一眼孩子和阿菊,更别说照顾月子。
阿菊的月子是她妈妈照顾的,满月后她妈妈就回去了。
阿菊在老家把女儿带到一岁断母乳后,她要求回到项目上上班。
这时阿菊的婆婆正在给她的小叔子家带儿子,阿菊就和她婆婆商量说:反正她现在也是带孩子,带一个是带两个也是带,那就帮她一起带着她的女儿,每个月他们会寄点钱给她婆婆,他们夫妻俩一起上班多挣点钱。
可是阿菊的婆婆拒绝说:她带不动,只能让他们自己带了。
阿菊没办法,只好把女儿托给她妈妈在老家带她弟弟的孩子时一起帮忙带。
阿菊回来上班半年多时发现自己又怀孕了,她把怀孕的事情告诉了她妈妈,她妈妈没有恭喜她而是说:这次一定要生男孩才行,不然她在她婆家没好日子过。
阿菊也是这样想的,因为她生她大女儿时,她婆婆那些令人伤心的做法就让阿菊很难堪,所以她这次也希望怀的是男孩。
于是阿菊每天很焦虑地熬到怀孕快四个月的时候,去了一家私人诊所做了胎儿鉴定,庆幸是男孩。
阿菊总算松了一口气高兴得继续上班到孩子出生之前一个月才回老家待产。
一个月后,阿菊的儿子顺利出生了,这次她婆婆又能忙得过来了,又能照顾阿菊的月子了。
阿菊的儿子快一岁时断了母乳,阿菊直接把儿子留给了她婆婆在老家带。
大半年后,阿菊把女儿从她妈妈家接到自己身边,自己上班连带接送女儿上幼儿园,直到现在阿菊的女儿还是她自己带,她儿子已经上幼儿园了,还是她婆婆在老家带着。
阿菊说她不打算把儿子也接在身边来,她说主要是她自己要上班带不了两个孩子,并且他儿子有很多人宠着不缺爱,所以就留给宠着他的人带着也是放心的。
像阿菊这样两夫妻都是大学生,虽然讨厌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是他们依然挣不脱家里长辈们重男轻女的束缚与枷锁,只能想办法顺从,所以这就是幼儿园男孩自然比女孩多原因之一。
我弟媳妇18岁生了她的大儿子,19岁又怀了老二,由于很多人都说两个儿子以后娶媳妇压力大,所以我继母就常说:希望弟的老二是女儿,这样一儿一女比较完美,压力也相对减少一半。
但是父亲就不高兴了,直接对着继母吼道:你倒是有三个儿子(继母前夫的儿子),可以为你家开枝散叶不用愁了,我不一样,我只有一个儿子(我同父异母的弟弟),现在也才一个亲孙子而已,我家人丁单薄,所以我希望他们的老二也是儿子,为我老季家开枝散叶。
老天似乎听见了父亲的心声,随了他的愿望,弟弟家的老二也是男孩。
父亲高兴得合不拢嘴。
后来弟弟和弟媳妇离婚了,父亲说两个孩子都是他老季家的根,不能流落在外,要弟弟把两个孩子都必须留在身边。
于是现在弟弟不争气犯错被判两年监禁,父亲和继母身体不好,再艰难他们都心甘情愿地把两个孩子带在身边,无论去到哪里,都待不住几天就要往家里赶,就是挂念俩孩子,生怕过得不如他带的好似的。
在我们那里的农村,普遍老一辈都是这样的思想,即便是90后,即便是二胎政策放开之前,没有儿子的家庭也很少见,无论如何他们都要有个儿子的。
哪怕一个村子里光棍有好几个,他们也觉得无所谓,反正就觉得儿子比女儿好,所以农村男多女少的现象更为普遍。
其次,现在上幼儿园的孩子的妈妈也不只是90后,自从二胎政策放开以来,有很多80后甚至70后的女人们生的孩子也刚上幼儿园。
我有一个表姐,1974年的,夫妻俩都是编制内小学老师,他们婚后育有一个女儿,在二胎政策放开以前,若夫妻俩都是体制内职工是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的。
虽然遗憾,但为了保障他们的正式工作,他们是不敢要二胎的。
2016年1月1日二胎政策正式宣布放开,这时表姐的女儿已经上大学了,已经42岁的表姐及她的家人还兴奋地备着二胎。
那时候表姐的公公(是退休老师)说:他们家一定要生二胎,并且无论如何都要生个儿子,他对表姐说,怀上了就去发达的地方医院检查,是儿子才生,不是儿子就流掉重新怀,直到确认是儿子了才可以。
于是42岁的表姐取了避孕环,夫妻俩各自根据“秘方”调理身体,大半年后成功怀上了孩子。
由于表姐属于高龄产妇,身体也不怎么好,怀上孩子的时候反应又严重,她请了三个月的假在家躺着养胎,到怀孕快四个月的时候,他们去了成都做胎儿鉴定,很幸运他们怀的是儿子。
2017年,43岁的表姐剖宫产总算生了个儿子。
现在,表姐的女儿都已经毕业工作了,她的儿子才上幼儿园中班。
像我表姐一样的还有我同学阿燕,夫妻俩也是编制内教师,阿燕79年的,已经育有两个女儿了,大女儿上初一,小女儿是二胎政策放开后生的,现在刚上幼儿园。
由于阿燕的老公是独儿子,她及她婆家人想要个儿子传宗接代,正好三胎政策又来了,现在43岁的阿燕正在备孕三胎,如果顺利的话,明年44岁的阿燕才会有儿子。
在我们那里,像我表姐和阿燕这样的夫妻想要生男孩的还有很多,他们会用各种办法,一定要生男孩,有的已经生了,有的还在备孕,反正结果大部分生下来的都是男孩。
回到问题本身,题主问:有人说现在有些90后的女人非常反感重男轻女的思想,可是她们这代人结婚后,幼儿园中还是男孩比女孩多,你怎么看?
其实,无论是70后80后还是90后的人,即便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也反感重男轻女的思想。
但是她们一样挣不脱千百年来重男轻女思想存在的各种束缚与枷锁,生儿子的意愿始终大于生女儿。
普遍社会现象是,第一胎是女儿的,大部分人会毫无疑问地选择生二胎,很多选择生第三胎的,都是前面两胎是女儿的,他们为了要“儿女双全”,所以有了一定要生儿子的执着。
如此的社会思想下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现在的幼儿园中男孩比女孩多的直接因素(其实也是我们国家男多女少的直接原因)。
虽然那些人总是宣扬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两个女儿的家庭是最幸福的家庭,生女儿压力小等各种说辞,其实大部分只是自己安慰自己而也。
大部分人还是这样认为的:生儿子是名气;儿女双全组成“好”字才算人生完美;儿子就是核导弹,可能用不上,但一定要有;传宗接代还是要儿子的血脉才正统等等等等。
由此说明,现在大部分人的意愿还是一定要有个儿子的,所以幼儿园里的男孩比女孩多(现实中男性比女性多),实属正常也实属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