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住在成年儿女的家里,总觉得自己是客人”,你怎么看?

2022-08-09
6 阅读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自古以来都是这样,房产证上没有自己的名字,还有儿媳的家,肯定不是自己的归宿。

我妈妈帮我弟弟家带两个小孩,帮弟弟一家烧饭洗衣搞卫生,但是只要每到每周的星期五,我妈早上把小孩送到幼儿园以后,我妈就一个人坐公交车回到老家去。

虽然在尽心尽力地帮儿子媳妇他们家干活,但是我妈总觉得儿子家不是我妈已自己的家,虽然是儿子媳妇,但还是有区别的。

儿子长大了成家了就是别人,就是陌路人,因为儿子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了自己的老婆。

房子没有老人的名字不说,家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儿子媳妇孙子孙女的物品和影子,属于老人的很少。

不是自己创造的一切,就没有话语权,在儿子家说好听点就是客人,说难听点就是保姆,做好自己本分就可以。

我妈经常会和我哭诉,不是因为弟弟弟媳对她不好。

我弟是在省城上班,每周一回省城里,周五晚上回来,所以我妈是周五晚上回乡下,周日下午回弟弟家。

弟媳妇也是老师,经常会不定时地要开会,要值周,也要加班。

我妈为什么要和我哭诉,是因为有时候弟媳妇说话比较直接,弟媳妇人很好,就是说话比较简单,不会拐弯抹角,但是老人有时候像孩子一样,很容易多想。

弟媳妇有时候会说:“妈你今天可以回去了!”我妈就不开心,好像觉得是我弟媳妇赶它回去一样,其实不是这个意思。

我妈说:“要回去我自己会回去”,弟媳妇这么叫她回去就是赶她回去。

每次我妈和我抱怨的时候我会劝我妈:“弟媳妇不是这个意思,就是她有时间接孩子,你可以回家歇着了。

”其实是我弟媳妇好心,但是我妈就会多想,这也是媳妇和婆婆,女儿和妈妈之间的区别。

题主问,老人住在成年儿女家里,总觉得自己是“客人”,你怎么看?

人老了,有条件的话,最好和儿子媳妇的家有一碗汤的距离,有事情可以去帮助儿子一家带孩子,互相照应也方便。

没有条件的话真要住一起,但是在农村老家的房子不能没有,帮助儿子家的事完成任务以后,自己回老家,过自己几天清闲的生活。

在老家有自己的老伙伴,老邻居,可以一起叙叙旧,聊聊天,解解闷,还可以种点粮食,养几个鸡鸭鹅,生活更加充实,有成就感。

俗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每个人都喜欢呆在自己家里,即使是子女家,都还是有区别。

在农村,即使是老房子,没有华丽的装修,没有豪华的家具,只有简单普通的老房子。

但这都是父母自己创造的家,一砖一瓦都是自己的汗水换来的,这里有父母的青春,有他们的影子,在这里能看到,能摸到父母他们自己的回忆。

在自己奋斗过的家里,有他们的一切,也有孩子小时候的回忆,他们就是老房子的主人,他们自己也有青春的影子,他们的一生的成就都在这里。

所以,父母可以在自己的房子里当家做主,可以想干嘛就干嘛,不会那么拘谨,不会那么被动。

我现在也50岁了,在农村我没有房子,所以在努力供两套房,为的就是以后不和儿子住一起,但是可以有一碗汤的距离,儿子有需要我帮他带孩子,白天我可以帮忙带,晚上他们自己带。

人老了,不能遭孩子的嫌弃,要有属于自己的家,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钱,这样我们的老年生活才有保障,才不会被歧视。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