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出嫁后一直住在娘家,这样好不好?这种情况,对于女子的丈夫来说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2022-08-09
4 阅读

堂婶君兰今年春天寿终正寝,享年94岁,她是我们方氏家族第一个活过90多岁的人。

想着君兰婶生前跟我母亲感情深厚,如果不是受大环境影响,我本该回去送她最后一程的。

事后跟侄女聊天说君兰婶的葬礼办的很风光,小儿子伟利还给父母修了一座特别庄严肃穆又不失雅致的坟墓,让村里老人好一阵羡慕,夸她有福气。

说起君兰婶这辈子真的不容易,能把那个穷家庭过成如今这个样子,多亏了小女儿凤霞。

凤霞跟我姐姐同龄,63年出生。

她家兄弟姐妹6个,她排行老五,上面是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

不过她可没有我姐姐幸运,总共没上2年学,就回来干农活了,原因就是家太穷。

凤霞父亲身体一直不好,我记忆中他成天咳嗽,患有严重的气管炎,好在他继承了我们家族祖传的做豆腐手艺,完全凭人工推磨,攒钱把老大、老二盖了房、娶上了媳妇。

由于体质太差,凤霞父亲不到60岁撒手人寰,当时凤霞和弟弟伟利只有十几岁。

看着两个年少的儿女,君兰婶愁容满面,小女儿凤霞倒是不用太担心,可老儿子伟利怎么办?

往后哪来的钱给他读书?

给他娶妻安家?

指望两个哥哥帮助吗?

一点希望都没有,俗话讲:娶一房媳妇扔一个儿。

这话一点不假,两个儿媳一个比一个厉害,都是蛮横不讲理的“铁公鸡”,不过来找自己胡搅蛮缠就不错了。

大女儿和二女儿婚后的日子过的也紧紧巴巴,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也没有能力贴补娘家。

自打父亲去世后,凤霞经常半夜三更听母亲唉声叹气,不到半年时间,老人家头发全白,那实实在在是愁的。

望着愁眉不展的母亲,凤霞安慰道:妈,不怕,我不是还有做豆腐的手艺吗?

我们娘俩推磨,供伟利上学,给他盖房娶媳妇!君兰嫂怜爱的看了一眼懂事的小女儿,苦笑道:女大不中留啊,过两年你也跟你大姐、二姐那样,拍拍翅膀飞了,要过自己的小日子了,哪能顾得上我和伟利呢?

凤霞一脸严肃郑重的对母亲道:你放心!不把伟利安顿好,我不结婚!听着凤霞掷地有声的话语,君兰婶泪流满面,本该无忧无虑的年龄,却承受着不该承受的压力。

就这样,母女俩每天起五更,睡半夜,一个推磨,一个下豆子,筛完豆浆后,起火在草锅里熬,压豆腐、包干子,浇千张,一直到上午10点左右,凤霞挑着豆腐担子走街串巷叫卖。

就这样,日复一日,艰难的维持着母子三人的生活,供弟弟伟利上学。

伟利是君兰婶中年得子,比我大2岁,柔柔弱弱的身躯,似乎风刮大一点都能把他吹走。

不过伟利聪明,学习成绩好,初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县一中。

当时填志愿时他想报考中专,但老师一致认为,还是读一中考大学有前途。

这一建议得到凤霞的赞成,她鼓励弟弟说:不要有思想包袱,你只管读书,剩下的事不用你操心!就这样,伟利上了一中,向大学冲刺。

凤霞和母亲继续磨豆腐。

农村女孩一般在二十出头就有媒人上门提亲的,凤霞也不例外。

每次看母亲跟爱做媒的玉婶小声嘀咕时,她就很反感。

有天她对母亲说:不要打我的主意哦,小弟一天没毕业考大学,我一天不找婆家!君兰婶打趣道:这姑娘找婆家,就跟去集市买小猪仔似的,早去不都得拣毛色好的挑啊,去晚了,好的都挑走了,剩下的都是条件不好的了!凤霞撇撇嘴,一脸无所谓。

好在弟弟伟利争气,高中毕业后考大学,一举中第。

君兰婶总算松了一口气。

把弟弟顺利送上大学后,凤霞依然一刻不停的边磨豆腐,边种着几亩地。

这时候,玉婶又上门来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次君兰婶没听凤霞的,赶忙打听男方的情况。

原来,邻村一个叫永康的小伙子,早就看上凤霞了,佩服她能干,并对玉婶说,非凤霞不娶。

因为离的不远,所以君兰婶知道永康家是哥俩个,他是小儿子,永康长的也是人高马大的,一表人才,所以,君兰婶就一口答应了!见母亲对永康挺中意的,永康本人还委托玉婶给凤霞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情书,凤霞那颗芳心,也慢慢被打动了。

不过,凤霞有自己的主意,而且想借此试探一下永康,看他对自己是不是真心。

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凤霞和永康在小河边会面,没等永康开口,凤霞就说道:如果我们结婚后,你能不能答应到我家来过日子?

永康一听,有些猝不及防,他没想到凤霞会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这不是让自己入赘吗?

那父母肯定不愿意啊!望着永康犹豫不决的样子,凤霞小声嘀咕道:就知道你不会同意!那就算了吧,就当我俩从来不认识!说完,凤霞转身就走。

永康一把拉住她,低声说道:给我三天时间,让我考虑考虑,三天之后的这个时候,咱俩老地方见,如果我不来,那就证明……永康说到这,就低下了头。

凤霞平静的说道:行!就这样,两个年轻人记住了彼此的约定。

凤霞回去后,把自己跟永康说的话,又对母亲说了一遍,君兰婶生气的说道:你这不是存心的嘛!那他父母能同意?

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做上门女婿?

凤霞笑着说:那我不管,小弟还没毕业,即使毕业了工作没稳定,拿什么娶媳妇啊?

再说了,我走了,把你一个人留下家里,我那两个嫂子再给你气受,你多可怜啊!母亲听凤霞如此懂事的想着自己和小儿子,流着泪说道:儿啊,知道你孝顺,但不能因为我和伟利这一老一小耽误你幸福啊!永康是个好孩子,你不能错过。

在母亲好说歹说下,凤霞承诺母亲,如果永康答应,自己也是在娘家暂时居住,等弟弟结婚了,他们会回永康家的。

话说永康回去后把凤霞想法一说,果然遭到父母的反对,他父亲气愤的说道:我们家又不是娶不起儿媳妇,还让你做上门女婿?

但永康不想放弃凤霞,一是佩服凤霞贤惠能干,其次就是羡慕凤霞会磨豆腐这个手艺。

俗话讲: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往后日子肯定能过好!就这样,永康顶着压力,第三天晚上在小河边等着凤霞,对心爱的女孩说他愿意!凤霞被永康的痴情所感动,她娇羞的说道:回去让你爸妈放心,并不是让你做上门女婿,这是暂时的,我想把弟弟安顿好了,我妈心就完成任务了,她不操心了,我也就能踏实了。

永康激动的将凤霞搂在怀里。

第二年春天,这对有情人喜结连理。

为了让永康父母心里好受,他们俩的婚礼按当地风俗,在男方家举办的,凤霞在鞭炮声中嫁进了永康家。

婚后,永康信守承诺,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和凤霞搬到君兰婶这过日子,对外称为了做磨豆腐这个生意。

永康的到来,让君兰婶和凤霞轻松了许多,为了怕两个儿媳不满小姑子常年住在娘家,君兰婶还请人用红纸写了“租赁”,意思就是女儿女婿是在租娘家的房住。

因为我们老家有这样的说法:宁可停丧,不可停双。

大意就是嫁出去的女儿不能跟丈夫在娘家过夜,更不能长期住在娘家,说那样对哥哥弟弟不吉利。

有了这些前提,两个儿媳虽然内心不满,但也说不出什么来。

就这样,永康和凤霞边做豆腐生意,边种地,永康还买了一辆小四轮,闲的时候帮村里人拉货。

两人先后有了一双儿女,都是君兰婶给带大的,只有逢年过节,永康两口子带孩子回爷爷奶奶那看看。

凤霞也是通情达理的人,知道这么多年她愧对公婆,所以时不时去卖豆腐,给老两口零花钱,买吃买穿。

斗转星移,弟弟伟利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宁波一家合资企业,凭着学历和勤勉,很快做到公司中层领导,还赢得总经理独生女的芳心。

看到弟弟伟利事业有成,婚姻幸福,凤霞像卸下千斤重担,她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懂得感恩的伟利夫妇,知道这么多年小姐姐的付出,看到他们不算富裕的生活,和两个日渐长大的孩子,小俩口商量,把母亲和小姐一家四口都接到宁波,因为有做豆腐这个一技之长,伟利给他们租了一个门面,置办一套设备,凤霞用祖传的卤水和工艺,在宁波开起豆腐店。

因为产品货真价实,尤其是臭干子还是特色,吸引了大批老主顾,还跟几个单位签订了送货合同,产品供不应求。

不到三年的时间,凤霞在宁波买了住房,两个孩子在小舅的安排下,在宁波读书,一直到双双考上大学。

如今,凤霞和永康一双儿女都成了家,有了孙子辈。

君兰婶没想到自己到老也享受到城里的幸福生活。

但故土难离,在她90岁的那年,君兰婶强烈要求要回老家,为了满足母亲的意愿,伟利花钱将老家的房子装修一新,并出钱让几个哥哥姐姐轮流照顾老母亲,他和小姐姐凤霞每个月回来陪伴母亲几天。

君兰婶是带着笑容,舒心的奔往极乐世界的。

她生前逢人就说:小女儿凤霞是家里的功臣,女婿永康更是踏实的孩子,任劳任怨,为这个家默默无闻的做着贡献。

没有凤霞,也就没有伟利今天的成功。

题主问:女儿出嫁,一直住在娘家好不好?

女婿会有什么感受?

我的回答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都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但凤霞住在娘家这么多年,完全是为了母亲和弟弟,她用瘦弱的肩膀,给母子二人撑起一片天!女婿永康也是好样的,为了心爱的女孩,顶着压力到凤霞家落户,勇气可嘉!好在老天眷顾每一个善良的人,弟弟伟利懂得感恩,当自己有能力时,也朝曾经为自己付出的姐姐伸出援助之手,让姐姐一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还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大家好!如果喜欢我的分享,请关注@白鹭湖姑娘!谢谢您的支持!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