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为何一些出嫁的格格不能生育?
入夜,驸马捧着寿安公主的脸,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终于,两人都止不住地笑出了声来!“看什么呢!”寿安问道。
“我在看,我娶了一年都未仔细看过的妻子,真是越看越好看!”说着,便俯身下去。
“公主,从今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将我们分开了,你要帮我生一堆胖小子才行。
”公主娇羞道,“你是爽快了,宫里那些人,指不定说我怎么思春、不知羞耻呢!”“怕什么,陛下都下了圣旨,思春也是陛下同意的。
况且我明媒正娶,你我是夫妻,又没偷鸡摸狗,有什么怕他们说的!”说罢,不等寿安公主说话,德穆楚克札布便用嘴堵了上去。
寿安公主是道光的四公主,因为母亲全皇后受宠,四公主自小便是被捧在手心长大的。
在15岁的时候,道光将他许配给了蒙古青年才俊德穆楚克札布。
然而,结婚一年过去了,寿安公主几乎没见过自己的老公。
于是趁回宫家宴的时候,寿安公主向道光哭诉了起来。
要父皇替自己做主!为啥公主见不到老公?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当然不是德穆楚克札布嫌弃公主长得丑?
而是中间有一个人,不让公主和自己丈夫见面。
说来,这个人,既不是双方父母,也不是什么有权势的人,而仅仅是照顾公主生活的一个嬷嬷而已。
一个嬷嬷,在当时就是个奴才,她怎么就有这么大的权利呢?
这还得从清朝的婚姻制度来说起。
从皇太极打下江山以来,因为一路收拢了败军方的众多福晋,除了自己后宫(收了两位蒙古林丹汗的福晋),连带着各位亲王贝勒的府上,妻妾也多了起来。
为了保护子孙后代的身体,让大家不要纵欲过度坏了身体,于是皇太极对各位的私生活显示出了特别的关注。
之后,正常情况下,皇帝和亲王,只能在皇后或者嫡福晋房内过夜,并且,皇子公主们的私生活,都要由内务府记录在案。
这种制度最高可以限制到皇帝,最低则是限制至辅国将军的女儿,也就是俗话说的格格。
但这其实是一条非常反人性的制度。
两情相悦,繁衍后代,本来是一件发自本能很自然的事情,在这种制度下,却变成了一种计划产物。
不管是皇帝、皇子还是公主、格格,都深受其害。
加上执行者的一些小心思,柿子挑软的捏,所以,出嫁的公主格格便成为了受害最深的一个群体。
在出嫁后,公主一般会居住在为她们专门修建的府邸里。
其中,公主居住在后院,而夫家人居住在前院。
双方保持君臣关系,如果没有得到公主的宣召,额驸是不能到后院见公主的。
当然,额驸也可以求见公主,但需要公主同意,才能见面。
“公主出嫁,即赐以府第,不与舅姑同居,舅姑且以见帝礼谒其媳。
驸马居府中外舍,公主不宣召,不得共枕席,每宣召一次,公主及驸马必用无数规费,始得相聚。
”《清朝野史大观》这个制度,就和宫里皇帝翻牌子临幸嫔妃一样。
只是皇帝是一对多,公主是一对一。
看着这个制度虽然是麻烦了点,但只要公主主动召见,这小两口还是能够正常地行周公之礼啊,为什么会生不出孩子呢?
原因就在于中间这个传话人身上。
这个传话的人往往就是公主的乳母。
不要认为大家的奶妈都像傅仪的奶妈那样,不识几个字,却善良敦厚得很。
她们中间的多数人,是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主。
有了公主和驸马见面的决定权,许多嬷嬷公然和公主要价。
加上每次召见后,还要通报内务府记录在案。
如果次数多了,还会被人议论说“放荡”。
小公主出嫁时本来就只有十四五岁的样子,哪里受得了这些恶毒的言语,渐渐地,也就放弃了对额驸的召见。
其权皆在保姆,则人所谓管家婆也,公主若不贿保姆,即有所宣召,保姆必多方间阻,甚至责以无耻。
《清朝野史大观》因此,这清朝公主们,不能生育的根本原因在于,她们压根就见不着自己老公,小蝌蚪都找不到家,这又如何生得出娃呢?
最能生的公主当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前面说到的寿安公主就是一位敢于反抗的公主。
凭借着父亲对自己的宠爱,直接跑到道光面前,告了嬷嬷一个御状,还从道光那里,讨了一份不许嬷嬷管理夫妻之事的手谕。
“尔夫妇事,保姆焉得管,尔自主之可也。
”---道光拿着手谕回来,寿安直接让嬷嬷下岗了,让额驸搬到自己住处。
两人如平常小夫妻一样生活。
清之公主,子女众多而又夫妇相如民间者,二百年来仅宣宗大公主与其夫符珍耳。
寿安公主虽然只活了35岁,却和老公一起,养育了8个娃,可以说是大清格格生育的天花板。
可见,一旦打破了这个制度的限制,公主还是挺能生的。
而其它的格格公主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她们们一出生,基本都是由乳母喂养,这些人也就是以后管理公主和额驸会面的嬷嬷。
而从历史的统计数据来看,在整个清朝,出生的公主夭折率达到了64%,一半以上的公主,在未成年时,就被这些嬷嬷带死了。
而侥幸成年的人,能够活过30岁的,也屈指可数。
当公主们早逝后,如果公主没有后代,那么,公主府就会被皇家收回。
而公主的一些私人财物,如衣服首饰之类的,价值不菲的东西,则会落入奶妈嬷嬷的囊中。
这也就能解释说,为啥嬷嬷们总是不喜欢让公主和自己老公睡一张床了。
在封建社会,清朝对女性的思想束缚是最严重的。
这要是换在唐朝,有可能公主直接拿马鞭抽嬷嬷了,但是在清朝不行。
什么女德,女戒一项项压得女人们喘不过气来。
加上嬷嬷们都是从小把公主带大的,连傅仪这样的小皇帝不听话闹脾气的时候都能被太监关小黑屋,更不要说这些地位本就不太高的格格们了。
嬷嬷们怎么可能让公主长出反骨来?
所以,悲剧就不断地上演了。
后记我们生在女性独立自由的当下,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那些金枝玉叶会被轻易地控制。
其实,想想我们如今被父母安排工作,安排婚姻,安排娱乐活动的“妈宝”们,大家应该也能有所体会了。
有的时候,不是不想反抗,而是,从一开始,就没有人教给她们,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独立,什么是自己的想法。
当然,这样反人性的制度随着历史的脚步,退出了我们的视野,但谁说它没有远亲遗留在我们身边呢?
当七大姑八大姨在一起讨论某个90后后辈的婚育问题时,她们又和这些嬷嬷,有多大的区别呢?
对此,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清史稿·后妃传》、《清朝野史大观》、《我的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