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提出,兵贵神速,他又提出兵贵拙速,和兵贵神速是否矛盾?
 2022-09-24
                             99 阅读
                                                    两者没有任何矛盾,都是强调军事行动要快速!行动快速是胜利的保证!所谓的“兵贵拙速”,原文是“兵闻拙速,未闻巧之久也”。
意思是说:只听说过因为用兵快速而显得有些粗笨,但没听说过为了追求用兵精巧而刻意把战争拖长的。
这里的“拙”字,是相对于后面的那个“巧”字而言的,并非是孙子主张用兵要笨拙的快速。
他同样在强调用兵要快!他的意思是,用兵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快!为了实现这个快,哪怕准备不够充分,计划不够周密,行动有些混乱,也在所不惜!举个例子:辽沈战役中,在追击廖耀湘兵团时,林总接到报告说,在追击围堵敌人的过程中,部队建制有些混乱,上下级之间失去了联系。
林总答复说,不要管部队乱不乱,告诉部队,哪里枪打的激烈就往哪里追!只要追上敌人,就是胜利!战斗的结果是,部队在一片混乱之中,从四面八方追上了廖兵团,把敌人的队列冲击切割的七零八落!最终全歼了廖兵团!这就是拙速的威力!再举一个反例:俄乌战争爆发后,俄军按步就班地全线稳步推进,仅派出少量的空中机动部队突入基辅外围,结果给了乌军从容调兵遣将的机会,不仅打退了俄军突袭基辅的先头部队,而且全面阻挡住俄军的进攻,令俄军陷入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消耗战之中!并最终利用俄军兵力不足,士气下降的弱点,抓住俄军的薄弱环节,成功地发动了大反击!可见,追求“巧之久”的战法,是俄军战场失利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