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肾病患者要少食蛋白质?

2022-09-24
14 阅读

人体必须保证的三大基础营养物质,分别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脂肪,其它还需保证矿物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的摄入,以维持人体正常需要与生理功能。

蛋白质在维持生命活动中是最重要的营养元素,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

平时膳食中吃的大米与白面、谷类食物、鸡蛋、牛奶及动物肉类等食物中均含有人体需要的蛋白质。

健康人群与肾病患者都需要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一般来说,都不提倡高蛋白饮食,即应正常蛋白饮食或低蛋白饮食,尤其是慢性肾脏病患者。

有的时候,肾科大夫会给肾病患者下“低蛋白饮食”这样的医嘱。

关于低蛋白饮食与慢性肾病之间的关系,可能有不少问题,肾友总是搞不清楚。

1.到底什么才算是低蛋白饮食?

低蛋白饮食,是相对于正常蛋白饮食与高蛋白饮食而言。

一般将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的蛋白质总量超过1.2克,称为正常蛋白饮食或高蛋白饮食。

而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的蛋白质总量限制在1.1克以下,则称为低蛋白饮食。

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摄入的蛋白质应按照每天每公斤体重0.4或0.5-1.1克计算得出。

比如一位体重为60公斤的肾病患者,按照限制每天摄入的蛋白质总量为0.8克来计算,应为60×0.8=48克,即这位患者每天摄入48克蛋白质就属于低蛋白饮食。

2.低蛋白饮食是针对所有肾病吗?

所有肾病患者都应该避免高蛋白饮食,是不是说所有慢性肾病患者都必须低蛋白饮食?

当然不是。

初复或复发的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完全正常的IgA肾病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活动期的狼疮性肾炎等等,都不需要低蛋白饮食。

只有当慢性肾脏病的肾功能开始下降了之后,患者才开始逐步接受低蛋白饮食。

那些不需要低蛋白饮食的肾病患者,若坚持选择低蛋白饮食反而不利于肾病康复。

3.低蛋白饮食对慢性肾病的好处?

根据专家组制定的《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专家共识》的建议,限制蛋白质饮食是治疗慢性肾脏病,特别是慢性肾衰竭的一个重要环节。

若能长期坚持低蛋白饮食,不仅可以减轻氮质血症与改善代谢性酸中毒,而且还能减轻肾小球高代谢,减少毒素或废物产生及减轻肾脏负担,从而可以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速度。

4.何时开始低蛋白饮食?

一般来说,慢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是正常的或接近正常范围,以检测的血肌酐值为依据并结合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ml/min,此时就应开始接受“低蛋白饮食”这一饮食原则。

也就是说,当慢性肾病患者尚处于CKD1-2期时,仍然可以继续保持正常蛋白饮食,但必须避免高蛋白饮食。

当慢性肾病患者处于CKD3期之后且尚未透析,则必须接受低蛋白饮食,即按照每天每公斤体重低于1.1-0.5g或0.4g来控制蛋白质摄入。

5.仅仅低蛋白饮食就够了吗?

在实行低蛋白饮食,尤其“极低蛋白饮食”治疗时,为了防止营养不良,建议给病人同时补充复方a-酮酸制剂或必需氨基酸制剂。

研究表明,低蛋白饮食加复方a-酮酸制剂治疗慢性肾脏病有如下益处:a.减轻氮质血症与改善代谢性酸中毒b.补充必需氨基酸与改善蛋白质代谢c.降低血磷与增加血钙及减轻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d.减少蛋白尿排泄并延缓慢性肾病进展等等。

所以说,咱们慢性肾脏病患者经常提到的低蛋白饮食,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低”字,肾友还需搞清楚如上五个问题。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