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医务工作者,你遇见过哪些不同寻常的病人?
在医院工作了三十年,见过很多病人,也经常见到生死离别的场面,给我很多感触和启示。
在我遇见的不同病人,有两个肿瘤病人比较特别,他们的经历和结果也大不相同,一个结果不错,一个结果不好,值得分享给大家。
那是在六年前的一个冬天,有两个都是五十多岁的熟人,因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到医院就诊,不幸地是他们两个都患上了肺癌,而且都是晚期,都有转移,病情轻重差不多,已经不适合手术,都需要给予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
李师傅家里条件比较好,比较有钱,治疗不计代价,但是心眼小,害怕死,整天闷闷不乐,总怕自己的病恶化后,治疗不理想,结果症状越来越重,身体越来越差,虽然家里给他买了很多昂贵的营养师、滋补品,仍然没有留住他的命,短短六个月后就失去了生命,让人非常惋惜。
另一个黄姓师傅,家里不富裕,没有太多的钱,当时和李师傅一起住院,病情差不多,都是王医生管床,但是他心态比较好,逢人说说笑笑,从来不在意自己的疾病,经常出去活动,他刚开始使用的也是吉非替尼,后来因为耐药,又换了奥希替尼在吃,而且控制的还可以,如今自己六年多,身体还可以,依然很乐观,从而不计较生死,而且与医生配合的比例好。
这是我遇到的两个肿瘤病人中的不同寻常的病人,得的都是肺癌,都是晚期,都五十多岁,病情都到了晚期,采用同样的靶向治疗方案,前一个家里有钱,经常吃滋补品,营养品,但是自己心眼小,心情不愉快,害怕死,整天闷闷不乐,结果六个月就离开人世。
另一个黄师傅家里没有太多的钱,也没有吃什么滋补品,但是他宽宏大度,想的开,保持积极心态,如今仍然在与肺癌抗争,控制得还可以。
有人曾说“肿瘤病人中三分之一是吓死的,三分之一是治死的”,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但是有一定的道理,好的心态,规范的治疗是控制和延缓肿瘤进展的重要举措,我遇到的这两个不同寻常的病例也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