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清军入关失败,中国会遭遇到什么?
现在的主流论调是:没有满清入关,中国一定会四分五裂,肯定远不如现在的版图,然后就是李自成的大顺会一统天下,继承汉地18省,形成类似宋一样的国家。
历史当然不存在假设,但可以被合理推演。
我们从当时除了满清以外的其他几大势力分析,看看可能的未来到底会发生什么。
首先,是两大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大顺和大西。
李自成政权的成长轨迹说明了大顺政权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该如何治理一个国家,流寇性质明显,既争取不到地主士绅阶级的拥护,也会在执政后丢掉基本盘——老百姓的民心(因为他的不纳粮政策在其执政后根本不具备推广施行的条件)。
而作为大顺弱化版的大西,自身偏安一隅,发展的还不如大顺。
因此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都只会成为短暂的地方性割据政权,会被之后真正有力量的新政权统统消灭。
其次,南明的发展。
皇帝的权威会被持续性削弱,朝臣结党之风愈演愈烈,地方军镇将形成实质性的割据。
此时的南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财政破产,甚至远不如南宋,整个南方会乱成一锅粥。
因此,满清不入关统一中国的结果,很可能是短时间内整个中华大地会提前进入满清末年模式,更早迎来黑暗的屈辱时期。
但这样的时代同时又会为整个中华民族带来彻底变革的可能,一个重新追上西方的巨大机遇。
为什么这么说,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第一,不破不立,这个混乱黑暗的时代会让明末本就尝试思想解放的知识界产生更多的思辨,有很大的概率诞生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潮,而不是整个知识界面临被满清的文字狱、四库全书全面阉割,只能发展考据学的局面。
第二,西方列强根本没有准备好,此时的他们得尽力消化新大陆、非洲、印度、东南亚这些殖民地,中国会获得比原来多两百年的窗口期。
就算中国跟清末民国一样乱了一百年,我们仍然还有一百多年的发展机遇期,想象一下我们新中国从建国的一穷二白走到现在为止才花了多少年。
第三,因为我们提前进入阵痛期,日本宰割满清、吸中国人血再到后来的全面侵华的这段历史将不会发生,我们只需要集中精力应付来自西方的威胁。
甚至闭关锁国下的日本需要再次遣“唐”,从中国学习革命经验,形成历史上近代中日角色的互换。
第四,满清末年局面虽乱,可在满清的极权统治下仍旧极大限制了中华革命力量的发展,而其之后残留的军事力量衍生的北洋军阀,对革命的发展仍然是巨大的阻力。
在那个架空历史的时空里,中华革命党人想必会迎来好得多的局面,更多的有生力量不会被无谓地消耗,帮助中华更快回到奋起直追的快车道里。
最后,补充提一下疆域问题,我们肯定满清在这方面的贡献,但是架空时空里的中华中央政府未必不会做得更好。
因为那个政府必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府,天然需要殖民地去倾销它的商品,有强大的对外扩张动力,并不是一句汉民族天生不喜欢扩张所能限制的。
如果真像他们说的那样,那么秦汉唐这些帝国对外扩张都是假的?
战国七雄的疆域加起来才多大?
那些朝代里,扩张不扩张,看中的是那些土地是否为国家带来利益,他们只是反对征服不毛之地。
随着我们和西方列强都在扩张,会产生激烈的基于文化形态的对抗,导致周边势力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鉴于原本大中华文华圈的长期经营,我们得到更多周边势力的归附是大概率事件(就像曾经的苏联一样,当然他们的对抗是基于意识形态)。
到时候谁知道会不会产生一个比满清更强大疆域的国家呢?
个人倾向是蒙古新疆西藏难说,毕竟文化渗透还是差了火候(话说回来,西方列强连那点火候都没有),但是东北、东南亚必然会包含在这个新政权里。
至于上述地区成为独立国家的可能性,低到忽略不计,在完成工业化的现代政权面前,不论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还是丛林里的农耕部落,一点自主的机会也没有啊。
这些地区要迎来全面的民族独立,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原来的宗主国对殖民地实施了残暴的统治,只索取不付出;第二,发生了世界大战,导致各大宗主国失去了对殖民地的控制力。
当然在中华民族强大的文明同化能力面前,几乎是不可能满足这样的条件的。